[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内外循环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61797.8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73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常忠华;张树森;牛志兵;陈洪平;郭本凯;田端平;高健腾;闫华胜;张松瑞;王宗明;史登瑞;张永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丽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7/03 | 分类号: | H02P7/03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史传英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内外 循环 电机 反转 控制电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内外循环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控制模块接收汽车空调开启内循环或关闭内循环信号,并向继电器切换模块输出电机正转的电压信号或电机反转的电压信号,继电器切换模块在接收到对应的电压信号后使加在内外循环电机两端电压实现改变,进而控制内外循环电机的正转或反转以切换汽车空调开启内循环或开启外循环,通过继电器切换模块控制,可以实现小电流控制大电流,提高载流能力,有效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内外循环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直流电机是新能源汽车中的重要组成部件,直流电机的特性是将两根电源线的正负极调换,即可实现直流电机正反转,整车控制器(VCU)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控制部件,VCU控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整车的动力性、安全性及经济性,通常VCU仅1路正反转控制单元如图1所示,此时要求VCU的M1引脚既能输出12V,也能输出OV,才能完成直流电机的正反转切换,对VCU配置要求高,且载流能力小容易烧电路板,成本较高,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内外循环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控制模块接收汽车空调开启内循环或关闭内循环信号,并向继电器切换模块输出电机正转的电压信号或电机反转的电压信号,继电器切换模块在接收到对应的电压信号后使加在内外循环电机两端电压实现改变,进而控制内外循环电机的正转或反转以切换汽车空调开启内循环或开启外循环,通过继电器切换模块控制,可以实现小电流控制大电流,提高载流能力,有效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能源汽车内外循环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包括:
内外循环电机,内外循环电机连接汽车空调系统,其用于实现汽车的内外循环;
继电器切换模块,继电器切换模块连接内外循环电机的两端,切换模块用于对内外循环电机正转或内外循环电机反转的两种工作模式进行切换;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汽车空调开启内循环或关闭内循环的信号,并向继电器切换模块输出电机正转的电压信号或电机反转的电压信号。
通过控制模块接收汽车空调开启内循环或关闭内循环信号,并向继电器切换模块输出电机正转的电压信号或电机反转的电压信号,继电器切换模块在接收到对应的电压信号后使加在内外循环电机两端电压实现改变,进而控制内外循环电机的正转或反转以切换汽车空调开启内循环或开启外循环,通过继电器切换模块控制,可以实现小电流控制大电流,提高载流能力,对控制模块的要求大大降低,有效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内外循环电机为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的正转或反转更加简单可控,只需要将直流电机的两根电源线的正负极调换,即可实现直流电机正反转。
进一步的,继电器切换模块包括第一五触头继电器、第二五触头继电器以及车载电源:
第一五触头继电器常闭触点以及第二五触头继电器常闭触点均连接车载电源;
第一五触头继电器常开触点以及第二五触头继电器常开触点均接地设置;
第一五触头继电器公共触点连接直流电机的第一端,第二五触头继电器公共触点连接直流电机的第二端;
继电器切换模块接收控制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使第一五触头继电器线圈端或第二五触头继电器线圈端通电吸合;
第一五触头继电器线圈端通电吸合后,直流电机第一端为接地电压,直流电机第二端为车载电源电压,电机正转;
第二五触头继电器通电吸合后,直流电机第一端为车载电源电压,直流电机第二端为接地电压,电机反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丽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丽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617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