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行顺畅的电动折叠器以及汽车座椅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320104.0 | 申请日: | 2022-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77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雄林;姜玉龙;向志军;徐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宋丽荣 |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行 顺畅 电动 折叠 以及 汽车座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行顺畅的电动折叠器以及汽车座椅,凸轮和解锁曲柄配合,凸轮具有限定其外周面的圆弧面和配合槽,解锁曲柄具有依次滑过圆弧面和配合槽配合的曲柄面,其中,配合槽包括凸面和凹面,凹面通过第一解锁点过渡至凸面,配合槽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第二解锁点和过渡点,凸面通过第二解锁点过渡至圆弧面,凹面通过过渡点过渡至圆弧面。该运行顺畅的电动折叠器,靠背舒适调节到最后位置,通过凸面使得在电机驱动调角器解锁之前走完额外空行程,调角器解锁之后,电机会立即驱动靠背进行放平动作,可实现将靠背从手动或者电动舒适调节位置放到座垫上的电动快速放平操作,让座椅靠背在受较大靠背回复力后,放平过程中无停顿,放平顺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运行顺畅的电动折叠器以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MPV和SUV的中后排座椅的放倒功能几乎成了标准配置,且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电动调节已经成为趋势。
CN112977200A公开一种汽车靠背折叠器,手动舒适调节位置(即舒适调节角度范围(位置)内的任意位置)可电动放平,如图19所示。靠背电动放平的过程,凸轮需要转动一圈,凸轮槽的总行程角度t=360-k*i-γ,k 为电动操作行程,i为传动比,γ为凸轮挡片调节行程(参见CN113212267A,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而t=手动向后舒适调节行程P1’+解锁调角器行程P2’+额外空行程P3’,如图20所示。该汽车靠背折叠器由于有额外空行程P3’,在电机解锁调角器后,仍需要走完空行程P3’,才能电动带动靠背翻转;而在解锁调角器一瞬间,靠背直接在板簧提供的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放平动作,向前至某一位置后有明显停顿,停顿后继续电动放平,即会造成放平过程的不顺畅。也就是说,靠背动作先走完额外空行程到X位置(参见图19) 后,电机才驱动机构至X位置,然后继续让靠背放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放平过程的不顺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行顺畅的电动折叠器以及汽车座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运行顺畅的电动折叠器,包括侧板、凸轮、齿轮、解锁曲柄和齿板,凸轮和齿轮围绕着电机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侧板上,解锁曲柄和齿板围绕着调角器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侧板上,凸轮和解锁曲柄配合,齿轮和齿板啮合,其中,凸轮具有限定其外周面的圆弧面和配合槽,解锁曲柄具有依次滑过圆弧面和配合槽配合的曲柄面,配合槽包括凸面和凹面,凹面通过第一解锁点过渡至凸面,配合槽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第二解锁点和过渡点,凸面通过第二解锁点过渡至圆弧面,凹面通过过渡点过渡至圆弧面。
优选地,凸轮具有行程限位槽,齿轮具有轴向伸出的凸包,其中,凸包插入行程限位槽中配合。
优选地,行程限位槽的总行程角度=电动向后舒适调节行程+额外空行程+解锁调角器行程,用于限定额外空行程的凸面位于第一解锁点和第二解锁点之间。
优选地,第一解锁点为部分解锁点,第二解锁点为完全解锁点。
优选地,电动折叠器还包括安装在解锁曲柄的一侧以驱动解锁曲柄回复到初始位置的回位簧。
优选地,电动折叠器还包括挡片和回复簧,挡片可转动地安装在侧板上以与凸轮配合,回复簧安装在挡片上以驱动挡片回复到平衡状态位置。
优选地,凸轮的临近侧板的表面的中部增厚以形成凸台,凸台具有径向伸出的挡点,该挡点的两侧用于对挡片进行限位。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其包括上述的电动折叠器,汽车座椅包括通过调角器可转动地安装在坐垫上的靠背,该靠背在设计位置和放平位置之间进行翻转,在舒适位置和设计位置之间进行舒适性调节。
优选地,汽车座椅安装有在舒适性调节范围内驱动靠背向前转动的板簧。
优选地,汽车座椅安装有拉索电机,拉索的头部与电动折叠器的解锁曲柄连接,通过按钮开关与乘客背部施力配合实现电动舒适性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20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