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双输出减速箱性能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10995.1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84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姚良;赵旭彬;渠聚鑫;孟利军;姚春江;李鸿斌;郭博;马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索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2 | 分类号: | G01M13/022;G01M13/025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佘文英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输出 减速 性能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双输出减速箱性能的试验装置,包括测量控制系统和试验台两部分,测量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数据采集器、输入电机驱动器、两个负载伺服电机驱动器和三个扭矩传感器;试验台上对称布置有输入组件、两组负载组件,输入组件与两组负载组件呈T形布置,两组负载组件在试验台上完全对称,保证双轴输出一致性测试的准确性;三个扭矩传感器输出电压模拟量接入数据采集器,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数据采集器对工作中的三个扭矩传感器进行同步采样,并将采集到的扭矩实时值通过USB接口送至计算机上的测控软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箱,尤其涉及一种双输出减速箱传动效率和两轴输出扭矩一致性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双输出减速箱是指具有单轴动力输入、双轴动力输出的减速箱。在双输出减速箱研发和制造过程中,测取减速箱在一定输入速度、扭矩范围内的效率瀑布图,全面反映减速箱在各种工况下的效率和双轴输出的一致性,进而完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传动效率和双轴扭矩输出的一致性是双输出减速箱的一项重要性能,而目前已有的减速箱传动性能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单入、单出减速箱的测试,无法满足单入、双出减速箱的性能测试,无法满足双输出减速箱的性能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双输出减速箱性能的试验装置,能够满足双输出减速箱的性能系统,保证双输出减速箱传动效率和两轴输出扭矩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量双输出减速箱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测量控制系统和试验台两部分,其中,测量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数据采集器、输入电机驱动器、第一负载伺服电机驱动器、第二负载伺服电机驱动器、第一扭矩传感器、第二扭矩传感器、第三扭矩传感器以及相关的连接线缆和供电线路;所述计算机通过RS-485总线与输入电机驱动器、第一负载电机驱动器、第二负载电机驱动器连接;第一扭矩传感器、第二扭矩传感器、第三扭矩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数据采集器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
试验台包括机架、第一手摇调距器、第二手摇调距器、第三手摇调距器和第一手摇调距器安装板、第二手摇调距器安装板、第三手摇调距器安装板、对称布置的输入组件、两组负载组件,输入组件与两组负载组件呈T形布置,两组负载组件在试验台上完全对称布置;两组负载组件和输入组件之间安装扭矩传感器,负载组件、扭矩传感器、输入组件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其中输入组件包括输入伺服电机、输入伺服电机安装板、输入扭矩传感器、待测双输出减速箱、自由式分体平口钳,机架台面中间设有待测双输出减速箱,输入伺服电机通过法兰连接在输入伺服电机安装板上,输入伺服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双输出减速箱的输入轴连接;每组负载组件包括第一负载伺服电机、第二负载伺服电机、第一行星减速器、第二行星减速器、第一负载伺服电机安装板、第二负载伺服电机安装板,负载组件整体安装在相应的手摇调距器上,手摇调距器则通过手摇调距器安装板固定在试验台面上。
进一步地,输入伺服电机与待测双输出减速箱的输入端同轴;第一扭矩传感器与待测双输出减速箱的输出轴和第一负载伺服电机、第一行星减速器同轴;第三扭矩传感器与待测双输出减速箱的输出轴和第二负载伺服电机、第二行星减速器同轴。
进一步地,待测双输出减速箱通过滑轨安装在第三手摇调距器上,台面左侧的负载系统通过滑轨安装在第一手摇调距器上,台面右侧的负载系统通过滑轨安装在第二手摇调距器上;输入伺服电机经第二扭矩传感器与待测双输出减速箱连接,待测双输出减速箱的动力分左右两路驱动负载系统,双输出减速箱的左侧动力依次经第一扭矩传感器、第一行星减速器驱动第一负载伺服电机,双输出减速箱的右侧动力依次经第三扭矩传感器、第二行星减速器驱动第二负载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第一手摇调距器固定在第一手摇调距器安装板上,第一手摇调距器安装板固定在机架台面左侧;第二手摇调距器固定在第二手摇调距器安装板上,第二手摇调距器安装板固定在机架台面右侧;第三手摇调距器安装板固定在机架台面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索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索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10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