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量双输出减速箱性能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10995.1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84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姚良;赵旭彬;渠聚鑫;孟利军;姚春江;李鸿斌;郭博;马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索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2 | 分类号: | G01M13/022;G01M13/025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佘文英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输出 减速 性能 试验装置 | ||
1.一种测量双输出减速箱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测量控制系统和试验台两部分,其中,测量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数据采集器、输入电机驱动器、第一负载伺服电机驱动器、第二负载伺服电机驱动器、第一扭矩传感器、第二扭矩传感器、第三扭矩传感器以及相关的连接线缆和供电线路;计算机通过RS-485总线与输入电机驱动器、第一负载电机驱动器、第二负载电机驱动器连接;第一扭矩传感器、第二扭矩传感器、第三扭矩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数据采集器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试验台包括机架、第一手摇调距器、第二手摇调距器、第三手摇调距器和第一手摇调距器安装板、第二手摇调距器安装板、第三手摇调距器安装板、对称布置的输入组件、两组负载组件,输入组件与两组负载组件呈T形布置,两组负载组件在试验台上完全对称布置;两组负载组件和输入组件之间安装扭矩传感器,负载组件、扭矩传感器、输入组件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其中输入组件包括输入伺服电机、输入伺服电机安装板、输入扭矩传感器、待测双输出减速箱、自由式分体平口钳,机架台面中间设有待测双输出减速箱,输入伺服电机通过法兰连接在输入伺服电机安装板上,输入伺服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双输出减速箱的输入轴连接;每组负载组件包括第一负载伺服电机、第二负载伺服电机、第一行星减速器、第二行星减速器、第一负载伺服电机安装板、第二负载伺服电机安装板,负载组件整体安装在相应的手摇调距器上,手摇调距器则通过手摇调距器安装板固定在试验台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双输出减速箱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输入伺服电机与待测双输出减速箱的输入端同轴;第一扭矩传感器与待测双输出减速箱的输出轴和第一负载伺服电机、第一行星减速器同轴;第三扭矩传感器与待测双输出减速箱的输出轴和第二负载伺服电机、第二行星减速器同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双输出减速箱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待测双输出减速箱通过滑轨安装在第三手摇调距器上,台面左侧的负载系统通过滑轨安装在第一手摇调距器上,台面右侧的负载系统通过滑轨安装在第二手摇调距器上;输入伺服电机经第二扭矩传感器与待测双输出减速箱连接,待测双输出减速箱的动力分左右两路驱动负载系统,双输出减速箱的左侧动力依次经第一扭矩传感器、第一行星减速器驱动第一负载伺服电机,双输出减速箱的右侧动力依次经第三扭矩传感器、第二行星减速器驱动第二负载伺服电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双输出减速箱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手摇调距器固定在第一手摇调距器安装板上,第一手摇调距器安装板固定在机架台面左侧;第二手摇调距器固定在第二手摇调距器安装板上,第二手摇调距器安装板固定在机架台面右侧;第三手摇调距器安装板固定在机架台面中间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双输出减速箱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自由式分体平口钳固定在台面中间的第一手摇调距器上,由左右两块平板组成,通过螺钉调节两块平板间的距离,用于夹持紧固待测双输出减速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双输出减速箱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输入伺服电机安装板固定在第三手摇调距器上,输入伺服电机与待测双输出减速箱之间通过法兰直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双输出减速箱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第一负载伺服电机固定在第一负载伺服电机安装板上,第一负载伺服电机安装板固定在第一手摇调距器上;第一行星减速器与第一负载伺服电机通过法兰接口直接连接;第一扭矩传感器一端与第一行星减速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第一减速箱延长轴与双输出减速箱的左侧动力输出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双输出减速箱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第二负载伺服电机固定在第二负载伺服电机安装板上,第二负载伺服电机安装板固定在第二手摇调距器上;第二行星减速器与第二负载伺服电机通过法兰接口直接连接;第三扭矩传感器一端与第二行星减速器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第二减速箱延长轴与双输出减速箱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索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索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109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