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电力贯通线故障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306986.5 | 申请日: | 2022-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78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邱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庆涛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1/04;G01S19/14;G08C17/02;H02J7/35 |
| 代理公司: | 杭州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7 | 代理人: | 李兵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电力 贯通 故障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电力贯通线故障定位装置,包括采集定位装置本体,所述采集定位装置本体背部固定安装有背板,所述连接板侧面焊接固定有定位螺栓,所述基板底面通过轴承座安装有调节螺纹杆,且调节螺纹杆贯穿水平板,并且水平板侧面安装有支撑杆,所述第一安装卡上设置有锁定机构,且锁定机构与第二安装卡连接。该铁路电力贯通线故障定位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将现有的故障定位装置快速稳定的安装在铁路线设置的线路支杆上,不再需要额外的安装结构,且能够便捷的调整故障定位装置的使用角度,减小不同地理位置、地形和不同气候条件对GPS、无线网络模块和太阳能板等部件的影响,保证故障定位装置整体可以高效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故障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电力贯通线故障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电力贯通线和自闭线组成铁路信号电源的高压线路,贯通线和自闭线均沿铁路线分布,由两个相邻配电所的自闭出线或贯通出线构成一个供电区间,且二者相互备用,当线路或变电所故障导致铁路行车信号机失灵,就会产生事故,所以必须保证贯通线和自闭线的稳定安全运行。
现有的故障定位装置由电池、主板、电压极板、GPS和太阳能板等部件的组成,使用时,令电压极板与贯通线或自闭线连接,电压极板获取电能并通过电压极板连接的行波测距仪进行行波检测,一旦电流信号和行波信号出现异常,就可以配合GPS和无线网络模块,进行故障的快速定位,装置整体运行可靠,但是没有设计适应性高的安装调节结构,导致故障定位装置在不同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条件不同的铁路线上无法便捷的安装调节,GPS、无线网络模块和太阳能板等部件无法高效的工作。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铁路电力贯通线故障定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电力贯通线故障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设计适应性高的安装调节结构,导致故障定位装置在不同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条件不同的铁路线上无法便捷的安装调节,GPS、无线网络模块和太阳能板等部件无法高效的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电力贯通线故障定位装置,包括采集定位装置本体,所述采集定位装置本体背部固定安装有背板,且背板内侧安装有侧转轴,并且侧转轴末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侧面,所述连接板末端固定在基板一侧,且基板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卡,所述连接板侧面焊接固定有定位螺栓,且定位螺栓末端安装有定位螺母,并且定位螺栓贯穿限位窗,同时限位窗开设在背板上,所述基板底面通过轴承座安装有调节螺纹杆,且调节螺纹杆贯穿水平板,并且水平板侧面安装有支撑杆,同时支撑杆顶端安装在采集定位装置本体上,所述第一安装卡上设置有锁定机构,且锁定机构与第二安装卡连接。
优选的,所述背板和连接板与定位螺栓均为垂直分布,且背板和定位螺栓均关于连接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定位螺栓与限位窗为滑动连接,且限位窗设置为弧形,并且限位窗弧形边所在圆的圆心与侧转轴中心重合。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纹杆与水平板为螺纹连接,且调节螺纹杆关于水平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通过其底端和顶端安装的柱状轴分别与采集定位装置本体和水平板构成转动机构,且支撑杆与调节螺纹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并且支撑杆关于采集定位装置本体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螺栓和锁定螺母,且锁定螺栓一端焊接固定在第一安装卡末端,并且锁定螺栓另一端贯穿第二安装卡末端开设的孔洞,同时锁定螺栓上安装有锁定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铁路电力贯通线故障定位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将现有的故障定位装置快速稳定的安装在铁路线设置的支杆上,不再需要额外的安装结构,且能够便捷的调整故障定位装置的使用角度,减小不同地理位置、地形和不同气候条件对GPS、无线网络模块和太阳能板等部件的影响,保证故障定位装置整体可以高效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庆涛,未经邱庆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069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光子石墨烯探测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