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IGBT模块及电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66946.2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93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项澹颐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18 | 分类号: | H01L25/18;H02M7/00;H02M7/483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200062 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gbt 模块 电器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封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IGBT模块及包含上述IGBT模块的电器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GBT模块包括一体式的外壳和封装于外壳内部的IGBT模块电路,IGBT模块电路包括:4个IGBT单元和2个钳位二极管,每个IGBT单元包括IGBT芯片和与IGBT芯片并联的续流二极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GBT模块将三电平型IGBT功率模块所需的电器元件设置在一个独立的封装中,IGBT模块内部元件排布结构紧凑,实现整体IGBT模块的小型化,也便于多个IGBT模块进行并联,以实现更大功率的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模块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IGBT模块及包含上述IGBT模块的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IGBT模块是由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与FWD(续流二极管芯片)通过特定的电路桥接封装而成的模块化半导体产品。其核心IGBT是通过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该模块因具有电压高、电流大、频率高、导通电阻小等特点,所以能够广泛应用于变频器的逆变电路中。
因半导体工艺技术的限制,生产出的IGBT模块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十分有限,并不能满足一些大功率电器的需求,为了输出更大的电流,通常的解决方案是把多个IGBT模块并联使用。但是,并联多个IGBT模块就意味着需要更大的空间来设置上述的并联模块,难以实现电器设备的小型化。
三电平型IGBT功率模块的电路需要4个IGBT芯片及6个二极管组合而成。现有技术中,通常以如图1所示的三个IGBT模块1组合而成。每个IGBT模块1中设置有2个IGBT芯片和2个二极管芯片。这种设置结构不仅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摆放设置,而且3个IDBT模块1中共包含6个IGBT芯片,而三电平型IGBT功率模块的电路只需要4个IGBT芯片,另外2个IGBT芯片则会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IGBT模块及包含上述IGBT模块的电器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GBT模块将三电平型IGBT功率模块所需的电器元件设置在一个独立的封装中,IGBT模块内部元件排布结构紧凑,实现整体IGBT模块的小型化,也便于多个IGBT模块进行并联,以实现更大功率的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IGBT模块,包括一体式的外壳和封装于外壳内部的IGBT模块电路,IGBT模块电路包括:4个IGBT单元和2个钳位二极管,每个IGBT单元包括IGBT芯片和与IGBT芯片并联的续流二极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构成三电平IGBT模块所需的电器元件组合封装到了一个独立的一体式外壳当中,使得一个上述的IGBT模块即可构成独立的三电平拓扑电路,并直接设置到电路板上,无需多个IGBT模块进行组合连接,从而能够节省相应的电器元件成本和以及设置电器元件的空间成本。并且,多个IGBT模块能够方便地进行并联叠加,以实现三电平IGBT模块达到更高的输出功率。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IGBT模块中IGBT模块电路的正极性端、第一IGBT芯片、第二IGBT芯片、第三IGBT芯片、第四IGBT芯片、负极性端依次串联,前一个IGBT芯片的发射极连接后一个IGBT芯片的集电极,构成IGBT模块电路的主体部分,每个IGBT芯片均可实现单独的开通和关断,形成不同的电流回路实现多电平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IGBT模块中的第一钳位二极管的正极连接IGBT模块电路的中性端,负极连接第一IGBT芯片的发射极和第二IGBT芯片的集电极,第一钳位二极管将第一IGBT芯片和第二IGBT芯片的中间节点与中性端连接,以起到控制压降、保护电路的作用。
同样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IGBT模块中的第二钳位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IGBT芯片的发射极和第四IGBT芯片的集电极,负极连接IGBT模块电路的中性端,第二钳位二极管将第三IGBT芯片和第四IGBT芯片的中间节点与中性端连接,以起到控制压降、保护电路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669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盘涡流探伤设备
- 下一篇:一种抗弯折同轴电缆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