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部包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6030.2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93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仲华;叶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臻越自动化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00 | 分类号: | B29C6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卢泓宇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部包边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部包边机构,包括夹紧组件以及驱动组件,由于具有夹紧组件,且驱动组件具有驱动夹紧组件进行开合的夹紧气缸,因此能够夹持住表皮端部;由于具有前推气缸,因此还能够驱动夹有表皮端部的夹紧组件朝向角部移动,从而使表皮形成卷曲状,包覆住工件骨架的角部;由于具有升降气缸,因此在表皮包覆住角部后,还能够驱动夹有表皮端部的夹紧组件朝向角部下压,从而使表皮端部包覆并贴合角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角部包边机构能够完成结构复杂的工件骨架的角部的包边作业,且自动化程度高,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还有利于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工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部包边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是汽车内部所用的汽车产品,包括汽车坐垫、汽车仪表板、车门内饰板等。汽车内饰的生产过程一般为在成型的汽车工件上包覆上特定材质的皮革等材料,从而形成最终的汽车内饰产品,其中,汽车工件的形状较为复杂,具有曲线型的边部以及呈台阶状的角部,包覆用的表皮需要完全包覆这些边部和角部,因此,包边的难度高。
现在技术中,通常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包边,操作工人通过相应的工具将表皮的边缘拉紧,翻卷包覆住工件骨架的边部和角部,再进行压制定型,不仅费时费力,效率很低,而且由于不同的操作工人的力量、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导致最终的产品质量、一致性难以得到保证,成品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对汽车工件骨架的结构复杂的角部进行包边的角部包边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角部包边机构,用于将表皮端部覆合至工件骨架的角部,该角部呈台阶状,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紧组件,用于夹持住所述表皮端部;以及驱动组件,包括:夹紧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夹紧组件开合,从而夹持住所述表皮端部;前推气缸,用于驱动夹持住所述表皮端部的所述夹紧组件朝向所述角部移动,从而使所述表皮端部包覆所述角部;以及升降气缸,用于驱动动夹持住所述表皮端部的所述夹紧组件朝向所述角部下压,从而使所述表皮端部包覆并贴合所述角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部包边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支架,其中,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活动件,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夹紧气缸的输出轴上;以及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活动件的设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部包边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支架,其中,所述夹紧组件的夹取端部的尺寸与所述角部的尺寸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部包边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支架,其中,所述前推气缸还用于驱动夹持住所述表皮端部的所述夹紧组件朝向远离所述角部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表皮端部张紧,所述升降气缸还用于驱动动夹持住所述表皮端部的所述夹紧组件上升,从而使所述表皮端部张紧。
实用新型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角部包边机构,包括夹紧组件以及驱动组件,由于具有夹紧组件,且驱动组件具有驱动夹紧组件进行开合的夹紧气缸,因此能够夹持住表皮端部;由于具有前推气缸,因此还能够驱动夹有表皮端部的夹紧组件朝向角部移动,从而使表皮形成卷曲状,包覆住工件骨架的角部;由于具有升降气缸,因此在表皮包覆住角部后,还能够驱动夹有表皮端部的夹紧组件朝向角部下压,从而使表皮端部包覆并贴合角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角部包边机构能够完成结构复杂的工件骨架的角部的包边作业,且自动化程度高,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还有利于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控包边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角部包边机构和上模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框A内部分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臻越自动化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臻越自动化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6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 下一篇:光伏组件遮光实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