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挤压造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23965.7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79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杰;陈永安;张磊;张二鹏;申兆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聚帮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武晓丽 |
地址: | 4547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挤压造粒装置,包括机壳,机壳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正下方设有两个相互配合的造粒辊,造粒辊的表面阵列设置有造粒凹槽,两个造粒辊相互平行压紧且相向转动设置,使两个造粒辊上的造粒凹槽能够相互贴合形成造粒腔,每个造粒辊还对应设有料辊分离组件,所述料辊分离组件包括导向辊和防粘带,所述导向辊平行于造粒辊转动设置于机壳内,所述防粘带绕设于导向辊和对应的造粒辊上。本装置通过设置离型纸带,能够有效保证使成型颗粒脱离造粒凹槽,从而保证造粒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挤压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能够供给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根据肥料的形态可基本分为固态肥料和液态肥料,其中固态肥料因为性质稳定、耐储运而而拥有更高的适用性。在实际生产中,固态肥料更多地是将一种或几种化学肥料混合并掺入微量元素或农药后制成颗粒状,以方便运输和储存。
对辊式挤压造粒是常见的肥料造粒方式之一,其主要造粒机构为一对相互紧密配合且可相向转动的挤压辊,待造粒物料从上方输送至挤压辊之间,在物料自身的重力作用和挤压辊表面上的凹槽的挤压作用下,将物料挤压成型,实现物料的造粒。这种造粒方式结构简单,且可在常温无干燥环境中进行,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粘性物料被挤压后会粘附在挤压辊的凹槽内,无法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脱落,而是随着挤压辊继续转动,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挤压造粒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地使成型的颗粒从造粒机构上脱离,从而保证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挤压造粒装置,包括机壳,机壳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正下方设有两个相互配合的造粒辊,造粒辊的表面阵列设置有造粒凹槽,两个造粒辊相互平行压紧且相向转动设置,使两个造粒辊上的造粒凹槽能够相互贴合形成造粒腔,每个造粒辊还对应设有料辊分离组件,所述料辊分离组件包括导向辊和防粘带,所述导向辊平行于造粒辊转动设置于机壳内,所述防粘带绕设于导向辊和对应的造粒辊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壳采用本领域的常规设置,例如其进料口为与造粒辊的长度方向相配合的条形进料口,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安装造粒辊、料辊分离组件等组件的机架等;另外,所述造粒辊的相向转动也通过常规技术手段实现,例如,两个造粒辊上各设置有一个传动齿轮,且两个传动齿轮相啮合,则其中一个造粒辊转动时,另一个造粒辊在传动齿轮的作用下同步转动,两个造粒辊的相向转动可通过控制造粒辊的转动方向实现。
本装置工作时,待造粒物料从上方的进料口落入两个相对转动的造粒辊之间,并随着造粒辊的转动受挤压进入造粒凹槽形成的造粒腔内,在此过程中,防粘带随造粒辊一同转动,并受待造粒物料的挤压贴紧造粒凹槽的内壁,之后随着造粒辊的继续旋转,形成造粒腔的造粒凹槽分开,防粘带也在导向辊的导向下与造粒辊分离,并将造粒凹槽内挤压成型的颗粒带出,防止颗粒粘附在造粒凹槽内。
进一步的,料辊分离组件还包括靠近进料口的动力辊组件,所述动力辊组件包括相向转动设置的两个转辊,转辊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防粘带穿设于两个转辊之间。所述动力辊工作时可将夹紧防粘带并将防粘带匀速输送至造粒辊的间隙间,以防防粘带自重过大而过分张紧,无法紧贴造粒凹槽内壁,而影响颗粒的形状。
进一步的,料辊分离组件还包括张紧纠偏组件,所述张紧纠偏组件包括张紧辊、安装臂和弹性伸缩杆,所述安装臂为两个且相互平行设置,安装臂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机壳内、另一端设有条形长孔,张紧辊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安装臂的条形长孔内,所述弹性伸缩杆为两个且分别平行于条形长孔设置于安装臂的外侧,弹性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机壳内、另一端与张紧辊转动连接,所述防粘带绕设于张紧辊上。所述张紧纠偏组件用于调整防粘带的松紧程度,防止防粘带跑偏;所述弹性伸缩杆可根据防粘带的松紧程度配合张紧辊在条形长空内移动,达到调剂防粘带松紧程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聚帮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聚帮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23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安卓系统的RFID标签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效率高的盾构机泥饼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