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踏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45384.6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86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金泰祚 | 申请(专利权)人: | SL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习瑞恒;李盛泉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踏板 装置 | ||
1.一种车辆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踏板臂,以借助于施加到踏板垫的操作力而使端部以第一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结合于踏板壳体;
加压部件,当所述踏板臂旋转时,向所述踏板臂的端部施加力;
踏板力产生部,位于所述踏板臂与所述加压部件之间,产生对应于所述操作力的踏板力;
第一摩擦部件,以与所述踏板臂的端部接触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加压部件;以及
第二摩擦部件,以与所述踏板壳体的内侧面接触的方式形成于所述踏板臂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部件布置为与所述第二摩擦部件彼此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部件以第二轴为中心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踏板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轴布置为与所述第一轴彼此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摩擦部件及所述第二摩擦部件布置为以所述第一轴为中心彼此相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踏板臂的端部接触的所述第一摩擦部件的接触面具有与所述踏板臂的端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所述第一摩擦部件的接触面具有以所述第一轴为中心具有预定半径的曲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部件及所述第一摩擦部件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凸起,另一个形成有供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凸起插入的至少一个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踏板壳体的内侧面接触的所述第二摩擦部件的接触面具有与所述踏板壳体的内侧面对应的形状,
所述踏板壳体的内侧面具有以所述第一轴为中心具有预定半径的曲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压部件布置为通过形成于所述踏板壳体的开口部收容于所述踏板壳体的内部,
其中,所述车辆用踏板装置还包括:
盖,结合于所述踏板壳体,以在收容所述加压部件时遮蔽所述开口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包括:
至少一个结合凸起,插入结合到形成在所述开口部附近的至少一个结合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包括:
引导部,以包围所述踏板壳体的外侧面的方式形成,以使所述盖的结合位置对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二摩擦部件施加到所述踏板壳体的力随着通过所述第一摩擦部件施加到所述踏板臂的端部的力增加而变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摩擦部件与所述踏板臂的端部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根据通过所述第一摩擦部件施加于所述踏板臂的端部的力而具有与从所述踏板臂的端部产生的法向力对应的大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摩擦部件与所述踏板臂的端部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根据通过所述加压部件传递的所述操作力的大小而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L株式会社,未经SL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453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泵减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纸箱成型过程中的毛边清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