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带电作业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108103.X | 申请日: | 2022-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46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孔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汇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1/00;B25J19/00;B25B27/14;B25J9/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张争艳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带电作业 机器人 | ||
1.智能带电作业机器人,包括带电作业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作业机构(1)包括第一旋转台(2)、工作台(3)、工作块(4)、双6-7轴机械臂(5)、绝缘双臂作业手模块(6)和照明灯(7),所述工作台(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旋转台(2),所述第一旋转台(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块(4),所述工作块(4)的两侧设置有双6-7轴机械臂(5),所述工作块(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热成像温度检测器(8)、图像识别比对定位相机(9)和照明灯(7),所述照明灯(7)设置在图像识别比对定位相机(9)的上方,所述热成像温度检测器(8)设置在图像识别比对定位相机(9)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带电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10),所述升降机构(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旋转台(11),所述第二旋转台(11)的底部设置有绝缘底盘平台(12),所述绝缘底盘平台(12)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移动转向驱动矢量模块轮(13),所述绝缘底盘平台(12)的四角固定安装有碰撞缓冲模块(14),所述碰撞缓冲模块(14)的形状为圆筒和方块状,所述绝缘底盘平台(1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15)、定位传感器(16)和雷达(17),所述绝缘底盘平台(12)的内部设置有计算中心(18),所述绝缘底盘平台(12)的顶部设置有通讯模块(19),所述绝缘底盘平台(12)的固定安装有机械平台(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带电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6-7轴机械臂(5)包括一轴(21)、二轴(22)、三轴(23)、四轴(24)、五轴(25)和六轴(26),所述一轴(21)固定安装在工作块(4)的两侧,所述二轴(22)固定安装在一轴(21)的外侧,所述三轴(23)固定安装在二轴(22)旋转件的上方,所述四轴(24)固定安装在三轴(23)旋转部位的表面,所述五轴(25)固定安装在四轴(24)的输出端,所述六轴(26)活动安装在五轴(25)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带电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15)、通讯模块(19)、定位传感器(16)和雷达(17)的输出端与计算中心(18)的输入端电线连接,所述通讯模块(19)的输入端与计算中心(18)的输出端电线连接,所述通讯模块(19)与机房和移动遥控终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带电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双臂作业手模块(6)的形状为专用设计电动冲击扭力绝缘扳手,所述绝缘双臂作业手模块(6)活动安装在双6-7轴机械臂(5)的外端,所述绝缘双臂作业手模块(6)为可拆换模块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带电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转向驱动矢量模块轮(13)为电机减速结构,所述碰撞缓冲模块(14)的内部有驱动电路和CAN总线通信定制协议,所述碰撞缓冲模块(14)的由铝合金制成,所述碰撞缓冲模块的外侧设置有转向缓冲块,所述转向缓冲块的内部填充有气囊,所述转向缓冲块由橡胶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汇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汇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081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副车架用螺纹管组件的定位焊接夹具
- 下一篇:一种腹透护理用透析管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