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商用车行车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01466.0 | 申请日: | 202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31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闫扬;武健;王帅;韩文通;刘鑫;唐新宇;毕梦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09 | 分类号: | B60W30/09;B60W50/14;B60W40/08;B60W40/02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 |
地址: | 25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商用 车行 辅助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商用车行车辅助系统,包括道路曲率及车辆检测装置、转角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ECU、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执行装置和预警装置,道路曲率及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到车道曲率半径与周车的车速、位置信息,转角检测装置检测到方向盘转角信息,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车辆的车轮制动压力信息,上述信息发送给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ECU,后者做出是否转向及制动决策并通过线控制动系统执行装置转向制动或控制预警装报警警示。本实用新型可避免由驾驶员误操作,防止及减少事故的发生;可迅速感应驾驶疲劳,提高驾驶员行驶可靠性;对经验少的驾驶员进行合理安全提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驾驶控制系统,确切地说是一种智能商用车行车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综合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乘用车智能化的研究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并于现阶段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而言,商用车在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由于商用车的驾驶环境相比于乘用车较为恶劣,车身高,体积大,驾驶舱较高导致商用车前方近端容易产生较大盲区,且商用车经常需要在乡镇山区路况下行车,当遇到雨雾、凝冻天气后路况更差,导致驾驶者十分容易产生误操作发生交通事故,或是在平坦的高速路面行车,导致多数驾驶者在不经意间就会进入疲劳驾驶状态,影响自身的安全的同时还会对道路中其他行人车辆造成危害。
现有的行车辅助系统往往只是对危险工况进行预警,且只能在危险发生前起作用,无法对车辆介入控制,进行主动避障。且本专利相关技术中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力,无需驾驶者实时对周围环境及车辆进行监控,避免驾驶者的疲劳驾驶,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商用车行车辅助系统,通过检测方向盘转角,车轮的制动压力信息,结合所在道路及周围车辆信息,判断驾驶员的反应是否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有效检测驾驶员是否有误操作,是否处于疲劳驾驶,或对路况有错误判断,从而决定是否通过蜂鸣警报,方向盘振动方式对驾驶员进行预警,较危险工况介入车辆控制,触发合理的转向及制动决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智能商用车行车辅助系统,包括道路曲率及车辆检测装置、转角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ECU、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执行装置和预警装置,所述的道路曲率及车辆检测装置、转角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执行装置和预警装置分别与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ECU电连接,道路曲率及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到车道曲率半径与周车的车速、位置信息,道路曲率及车辆检测装置将车道曲率半径与周车的车速、位置信息输送给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ECU,转角检测装置检测到方向盘转角信息,转角检测装置将方向盘转角信息发送给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ECU,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车辆的车轮制动压力信息,压力检测装置将车辆的车轮制动压力信息发送给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ECU,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ECU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向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执行装置发出合理的转向与制动的决策信息,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ECU向预警装置发送预警信息,预警装置根据收到的预警信息发出报警警示。
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首先道路曲率及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到道路曲率半径及周车的车速、位置信息,道路曲率及车辆检测装置将道路曲率半径和周车的车速、位置信息发送给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ECU,转角检测装置检测到方向盘转角信息,转角检测装置将方向盘转角信息发送给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ECU,压力检测装置将车辆的车轮制动压力信息发送给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ECU,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ECU根据接受到的信息向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执行装置发出合理的转向与制动的决策信息,线控转向及线控制动系统ECU向预警装置发送预警信息,预警装置根据收到的预警信息发出预警警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014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