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龙门式地面排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83023.3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0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业;翟惠宁;房志凯;赵立伟;李学君;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瑞奥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5 | 分类号: | E21B19/15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赵春利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门 地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修井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龙门式地面排管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龙门机总成、围堰焊接总成、折叠轨道,在围堰焊接总成的两端分别安设折叠轨道,在两个折叠轨道之间安装龙门机总成,通过行走驱动机构带动链轮旋转实现龙门机总成的移动,龙门架的中部设有横移驱动机构,横移驱动机构的一侧连接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的底部设有电磁铁,通过电磁铁的通断电来实现对油管的吸引固定或释放。有益效果是:可整体移运,有效的节约移运时间和空间,节省装置搬运的资源;结构简单易实现、施工操作难度小,可以大幅提高油管机械化排放,提高排管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职工人工排管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修井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龙门式地面排管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修井作业是油田生产过程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在石油修井领域起油管时,需用排管机构将油管送上修井平台或送下平台摆放,在对同一油田进行发掘时,需要向平台内部输送多个油管以保证油田对于石油的发掘效率,且使用过后的多个油管还需将其从平台向地面输送,该输送过程耗时长且需要大量人力,而且人工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在油田现场大部分采用的是金属油管,尤其是针对有磁性的金属油管。
随着油田生产经营管理的精细化,依据标准化现场摆放的要求,按照“油管分层排放、十根一出头”的摆放原则,分别排放在场地上的管架上,每年需要摆放油管杆1250万米以上;目前油管的标准化排放完全采用人工操作,每个管架排放油管时由4-5人,通常是由抓管机配合运送油管至管架上,一人踩在油管上用脚滚动初步排靠在一起,再由人工推拉将油管接箍一头排齐,这种排放方式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
此外,现有装置一般使用简易连接装置对油管进行固定,再对油管进行向上传输,这种固定方式的固定效果较差,当油管的规格不同时,需要频繁地对固定装置进行重新拆解和固定,耗费了大量时间,且金属油管的质量较重,劳动强度非常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龙门式地面排管装置,大幅提高油管的机械化排放,提高了排管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排管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龙门式地面排管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龙门机总成、围堰焊接总成、折叠轨道,在围堰焊接总成的两端分别安设折叠轨道,在两个折叠轨道之间安装龙门机总成,所述龙门机总成包括行走梁、行走驱动机构、横移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龙门架,所述的龙门架的两端设有行走梁,行走梁下部设有链轮与折叠轨道上的第一链条配合,通过行走驱动机构带动链轮旋转实现龙门机总成的移动,所述龙门架的中部设有横移驱动机构,横移驱动机构的一侧连接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底部设有电磁铁,通过电磁铁的通断电来实现对油管的吸引固定或释放。
优选的,上述的折叠轨道包括丝杠支腿、折叠耳座、轨道主体、第一链条,所述的轨道主体的一端通过固定支腿与围堰焊接总成固定,轨道主体的另一端为活动段,活动段通过丝杠支腿支撑,且活动段通过折叠耳座与围堰焊接总成的连接座活动连接,在轨道主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链条。
优选的,上述的行走驱动机构包括行走连接轴、万向联轴器、传动轴、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两端分别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外端分别设有万向联轴器,万向联轴器的外端分别连接行走连接轴,通过行走连接轴驱动两个行走梁的链轮。
优选的,上述的横移驱动机构包括横移架、第二伺服电机、驱动链轮、横移滚轮组、第二链条,所述横移架的中部设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链轮;在横移架的下部设有横移滚轮组,通过横移滚轮组与龙门架上侧的轨道连接,实现横移架沿着龙门架的横向移动。
优选的,上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支撑竖杆、伺服电机、减速机、圆柱齿条、电磁铁、上支撑横杆、下支撑横杆,所述上支撑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竖杆,两个支撑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下支撑横杆,在上支撑横杆和下支撑横杆之间设有圆柱齿条,所述圆柱齿条的一侧安设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瑞奥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瑞奥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83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烧结制备发泡陶瓷装饰材料的装置
- 下一篇:微型水质留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