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铆接机用回转式自动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68105.0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18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嘉洋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分类号: | B25J9/08;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叶鑫 |
地址: | 215622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接 回转 自动 机械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铆接机用回转式自动机械手,包括:旋转气缸、手指气缸,在旋转气缸上连接有摆臂,摆臂的右端与旋转气缸的旋转头固定连接,在摆臂的左端中套装有第一轴承,在第一轴承中穿设有活动轴,在活动轴上连接有连接板,在连接板上竖直连接有手指气缸,在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连接轴,在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二轴承,在旋转气缸上设置有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轴,在固定轴上设置有第三轴承,在连接轴与固定轴之间连接有辅助臂,辅助臂的左端套装在第二轴承上,辅助臂的右端套装在第三轴承上。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尤其涉及铆接机用回转式自动机械手。
背景技术
在将螺母、螺钉类物料与钣金件进行铆接时需要将螺母和钣金件分别放入到两个振动盘中进行有序输送,然后由工作人员从振动盘的出料口将螺母和钣金件放置到铆接机中的模具上进行冲压铆接。但是钣金件和螺母的体积较小,人工操作困难,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用手将螺母和钣金件伸入到铆接机中存在一定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铆接机用回转式自动机械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铆接机用回转式自动机械手,包括:旋转气缸、手指气缸,在旋转气缸上连接有摆臂,摆臂的右端与旋转气缸的旋转头固定连接,在摆臂的左端中套装有第一轴承,在第一轴承中穿设有活动轴,在活动轴上连接有连接板,在连接板上竖直连接有手指气缸,在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连接轴,在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二轴承,在旋转气缸上设置有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中轴线与旋转头的中轴线上下对齐,在固定轴上设置有第三轴承,在连接轴与固定轴之间连接有辅助臂,辅助臂的左端套装在第二轴承上,辅助臂的右端套装在第三轴承上,辅助臂与摆臂互不干涉。
进一步的,前述的铆接机用回转式自动机械手,其中,在手指气缸的两个夹爪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内缩爪,两个内缩爪相对齐。
进一步的,前述的铆接机用回转式自动机械手,其中,在连接轴上转动设置有第一同步轮,在固定轴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相对齐,在相互对齐的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传动皮带与摆臂互不干涉。
进一步的,前述的铆接机用回转式自动机械手,其中,第一轴承与摆臂左端之间的连接结构、第二轴承与辅助臂左端的连接结构及第三轴承与辅助臂右端的连接结构均相同,以第一轴承与摆臂左端之间的连接结构为例:在摆臂左端开设有轴承孔,在摆臂上开设有与轴承孔相连通的收紧槽,在位于收紧槽的摆臂上设置有贯穿收紧槽的通孔,当第一轴承放置在轴承孔中后,在通孔中穿设有螺栓,在螺栓上螺纹连接螺母,螺栓配合螺母将收紧槽收紧,从而将第一轴承紧固在轴承孔中。
进一步的,前述的铆接机用回转式自动机械手,其中,所述旋转气缸为180°旋转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旋转气缸能够驱动手指气缸进行摆动,手指气缸能够夹取小体积的螺母和钣金件,这样通过一摆动一夹取就能将小体积的螺母及钣金件从振动盘中精准得输送到铆接机的模具上进行铆接,不需要手动放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铆接机用回转式自动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嘉洋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嘉洋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68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速机拆卸专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线监测帘线断丝的联动弯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