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料水射流修船除锈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729581.3 | 申请日: | 2022-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2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陆华;王建强;陈真;边海宁;王振刚;李新;陈应战;宋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00;B24C5/04;B24C7/00;B63B59/06;B63B8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田玉菲 |
| 地址: | 2260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料 水射流 修船 除锈 设备 | ||
1.一种磨料水射流修船除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除锈壳体(1)、能够在除锈壳体(1)内旋转的喷管组件(2)和若干喷头组件(3),所述除锈壳体(1)包括相连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喷管组件(2)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嵌套连接的内管(21)、中管(22)和外管(23),所述喷头组件(3)包括第一高压水管(31)、第二高压水管(32)、磨料管(33)和喷嘴(34);
所述内管(21)内、第一高压水管(31)内、第二高压水管(32)与喷嘴(34)之间设有连通的第一高压水腔体(4),所述上壳体(11)与中管(22)之间、中管(22)与内管(21)之间、第二高压水管(32)内设有连通的第二高压水腔体(5),所述下壳体(12)与外管(23)之间、外管(23)与中管(22)之间、磨料管(33)内设有连通的磨料腔体(6),所述第二高压水管(32)与磨料管(33)之间、第二高压水管(32)与喷嘴(34)之间分别设有混合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料水射流修船除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壳体(1)外设有调速电机(8),所述内管(21)延伸上壳体(11)外部,内管(21)转动连接有第一高压水接头(211),内管(21)和调速电机(8)均连接有皮带轮(801),所述皮带轮(801)外设有同步皮带(8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料水射流修船除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上设有第二高压水接头(111),上壳体(11)内设有第一环槽(112),所述中管(22)上设有若干与第二高压水接头(111)、第一环槽(112)和第二高压水腔体(5)连通的第一通孔(221);
所述上壳体(11)内设有与中管(22)限位配合的第一凸台(113),所述上壳体(11)顶部设有位于中管(22)外部的若干第一盘根(13),若干第一盘根(13)顶部设有与上壳体(11)相连且套设在中管(22)外部的上盖(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料水射流修船除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内设有与中管(22)、外管(23)限位配合的第一凹槽(114),所述上壳体(11)底部与外管(23)之间设有位于下壳体(12)顶部的若干轴承(17),所述下壳体(12)顶部与上壳体(11)相连,下壳体(12)上设有与外管(23)限位配合的第二凸台(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料水射流修船除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上设有磨料接头(122),下壳体(12)内设有第二环槽(123),所述外管(23)上设有若干与磨料接头(122)、第二环槽(123)和磨料腔体(6)连通的第二通孔(231);
所述下壳体(12)底部设有位于外管(23)外部的若干第二盘根(15),若干第二盘根(15)底部设有与下壳体(12)相连且位于外管(23)外部的下盖(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料水射流修船除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22)顶部与内管(21)限位配合,所述喷管组件(2)底部设有与外管(23)限位配合且与内管(21)相连的封盖(24),所述封盖(24)与内管(21)之间、封盖(24)与中管(22)之间、封管与外管(23)之间均设有密封件(25),若干喷头组件(3)的磨料管(33)与外管(23)外部相连,若干喷头组件(3)的第一高压水管(31)和第二高压水管(32)分别与封盖(2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料水射流修船除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压水管(3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管体(321)、第二管体(322)和第三管体(323),所述第一管体(321)尾部设有置于第二管体(322)内部的第一缩口(3211),所述磨料管(33)端部对应第一缩口(3211)外部,磨料管(33)与第二管体(322)倾斜连通,所述第二管体(322)内设有喉孔(3221),所述喉孔(3221)前端与第一缩口(3211)、磨料管(33)之间形成混合腔(7),所述第三管体(323)呈L形且与喷嘴(34)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295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