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包裹工服ID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728732.3 | 申请日: | 2022-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2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涂哲军;沈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领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20/52 | 分类号: | G06V20/52;G06V20/40;G06V10/40;G06V10/774;G06V40/16;G06V10/74;G06K17/00;G06T17/20;G06T19/00;G06F16/583 |
| 代理公司: | 苏州博格华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8 | 代理人: | 匡立岭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裹 id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全包裹工服ID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先采集多组产线和穿戴全包裹工服人员的视频和图像信息,在特征识别后形成数据库;其中,所述全包裹工服携带信息介质,且至少设置于脑袋、腰间和双臂处,所述信息介质储存有人员的ID信息,ID信息与特征中的脸部特征一一对应;
实时采集多组产线和穿戴全包裹工服人员的实时视频和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实时视频和图像信息构建产线的人员设备虚拟模型,并以三维图像的方式显示在终端;
对所述实时视频和图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将特征与所述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对比,并将识别结果发送至终端;其中,所述特征包括全包裹工服特征和位置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包裹工服ID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介质为红外或荧光的条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包裹工服ID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产线的三维坐标,确定产线中设备的位置;通过获取实时视频和图像信息中所有待检测人员,判断实时视频和图像信息中所有待检测人员的全包裹工服穿戴是否符合规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包裹工服ID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锚点自适应模块生成锚点,建立人员定位、人员全包裹工服穿戴检测的机器学习网络模型;
对所述实时视频和图像信息的特征进行分割后形成训练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包裹工服ID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训练集至少包括: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和第三特征;
所述第一特征为人员脸部图像信息,所述第二特征为设置于脑袋、腰间和双臂处的所述信息介质,所述第三特征为全包裹工服的颜色或图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包裹工服ID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码设置于防水洗的布条表面,且布条连接于全包裹工服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包裹工服ID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设备虚拟模型中形成有人员和对应的信息介质的映射联动关系。
8.一种全包裹工服ID识别系统,基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产线和穿戴全包裹工服人员的视频和图像信息;
定位模块,用于对产线中设备和人员进行检测,得到产线中设备和人员的坐标信息;
数据库,用于存储所有人员的脸部特征和对应的信息介质;
数字孪生模块,构建产线的人员设备虚拟模型,并以三维图像的方式显示;
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实时视频和图像信息中人员的特征;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人员的ID信息和穿戴是否符合规范;
终端,用于显示三维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包裹工服ID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警模块,当脸部特征和ID信息不匹配,或全包裹工服穿戴不规范时,发出警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包裹工服ID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为带红外夜视的IP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领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领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287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围板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肠道微生物健康评分的构建方法和构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