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erA和/或FliZ在调控杆菌霉素L产量中的应用以及构建的基因工程菌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21767.4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6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楚平;王小花;陆晨曦;田宝霞;张金峰;吴悦;姜欣宇;王宇强;徐琳;吴静雨;黄宇洁;邬章欣;杜未雨;孟佳欣;卢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31 | 分类号: | C12N15/31;C12N1/21;C12N15/75;C12P21/02;C07K7/06;C12R1/0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孙斌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东七街三号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era fliz 调控 杆菌 霉素 产量 中的 应用 以及 构建 基因工程 | ||
本发明公开了SerA和/或FliZ在调控杆菌霉素L产量中的应用以及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本发明通过敲除或者失活贝莱斯芽孢杆菌中SerA和/或FliZ编码基因提高贝莱斯芽孢杆菌杆菌霉素L产量,其中基因工程菌以贝莱斯芽孢杆菌CPLK1314为出发菌株,敲除或者失活菌株基因组中负调控SerA和/或FliZ基因所得。本发明的基因工程菌株发酵生产杆菌霉素L的产量是菌株CPLK1314的12倍,在5L发酵罐优化培养基中48h可稳定生产杆菌霉素L,产量达到3.67g/L。该杆菌霉素L高产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为加速杆菌霉素L的产业化提供原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erA和/或FliZ在调控杆菌霉素L产量中的应用以及构建的基因工程菌。
背景技术
杆菌霉素L(Bacillomycin L)是一种由七个氨基酸残基(L-Asp-D-Tyr-D-Asn-L-Ser-L-Gln-D-Ser-L-Thr)的多肽链和14-17个β-氨基脂肪酸链连接组成的两亲性脂肽类化合物,与Iturin A、C、D、E,Bacillomycin D、F、Lc和Mycosubtilin同属于“Iturin”家族。杆菌霉素L对大部分酵母和霉菌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也具有较好溶血活性。除此之外,杆菌霉素L能通过降解真菌细胞膜上的磷脂,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真菌失去活性死亡。鉴于杆菌霉素L在农业生产、医药及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贝莱斯芽孢杆菌CPLK1314在微生物发酵工艺下生产杆菌霉素L的产量较低,选育能高效生产杆菌霉素L的微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
杆菌霉素L以非线性核糖体途径合成,其基因簇全长约39kb,含有4个开放阅读框架,分别编码Bac D、Bac A、Bac B和Bac C四种多功能复合酶以催化完成合成过程。杆菌霉素L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抗微生物制剂。然而,野生菌株中低产量的特性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申请人前期研究显示杆菌霉素L在贝莱斯芽孢杆菌CPLK1314中的产量极低,这是限制其应用的最大瓶颈。因此,挖掘与杆菌霉素L合成相关的调控基因,阐明其合成途径,可以为提高其产量奠定基础,再结合同源重组等技术手段构建高产工程菌,这对促进其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目前现有菌株生产杆菌霉素L的产量甚少,限制其广泛的运用,本发明提供SerA和/或FliZ在调控杆菌霉素L产量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以贝莱斯芽孢杆菌CPLK1314基因组中负调控基因SerA及FliZ基因进行敲除或者缺失构建得到了全新的高产杆菌霉素L的基因工程菌。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高产杆菌霉素L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SerA和/或FliZ编码基因在调控贝莱斯芽孢杆菌杆菌霉素L产量中的应用。
其中,通过敲除或者失活贝莱斯芽孢杆菌中SerA和/或FliZ编码基因提高贝莱斯芽孢杆菌杆菌霉素L产量。
本发明所述一种高产杆菌霉素L的基因工程菌,所述基因工程菌以贝莱斯芽孢杆菌CPLK1314为出发菌株,敲除或者失活菌株基因组中负调控基因SerA和/或FliZ所得。
其中,所述负调控基因SerA,FliZ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NO.2所示。
其中,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CPLK1314。
本发明所述高产杆菌霉素L的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SerA,FliZ编码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以贝莱斯芽孢杆菌CPLK1314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扩增到部分SerA,FliZ基因片段;
(2)同源重组质粒载体pMUTINSerA的构建:扩增的SerA基因片段经过双酶切,然后连接到经过同样双酶切的质粒载体pMUTINLoc中,构建同源重组整合质粒载体pMUTINSer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217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阵列基板及其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稻茎单细胞原生质体的提取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