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已运行固废填埋场防渗系统渗漏点及外部污染区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08591.9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3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亿军;李孟浩;陈昌乾;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固废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G01V3/12;G01S17/89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行 固废填埋场 防渗 系统 渗漏 外部 污染区 探测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已运行固废填埋场防渗系统渗漏点及外部污染区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固废填埋场内部布置内部电极井;S2在固废填埋场外部布置外部电极井;S3通过无人机搭载磁场测量装置采集固废填埋场上方磁场数据;S4在所述内部电极井和所述外部电极井内布置电极;S5将每一所述外部电极井依次与各所述内部电极井连接,接通电流发射机,使得所述内部电极井与所述外部电极井构成第一闭合回路,通过无人机搭载磁场测量装置采集所述第一闭合回路上方磁场数据,并与所述步骤S3中所采集的磁场数据对比,以获取从固废填埋场内部到外部的渗漏路径;本申请采用电磁法探测,能实现非开挖探测,高效快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已运行固废填埋场防渗系统渗漏点及外部污染区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城市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超过650座,危废填埋场超过100座,还有大量的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这些填埋场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建有防渗系统,但在填埋运营过程中,难免造成破损,污染物外渗污染环境,且在施工结束后,大多填埋场存在渗漏问题,其渗漏处可距离填埋场几公里或更远。
目前针对堆填埋渗漏问题,首先进行渗漏区域的圈定,在此基础上再开挖,待清运至库底时,再进行渗漏点的精确定位。在该过程中固废清运是一个高风险工作,开挖过程中堆填场固废会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极易造成中毒、爆燃及塌方滑坡等工程事故,且费用高、二次污染风险大。另外渗漏范围的圈定具有较大误差,渗漏点难以准确探测,导致持续渗漏,有些填埋场渗漏长达数年,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如何准确而又简便地探测固废堆填场防渗系统渗漏点及污染区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提一种已运行固废填埋场防渗系统渗漏点及外部污染区探测方法,采用电磁法探测,能实现非开挖探测,无二次污染、塌方滑坡等风险,且高效快捷,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已运行固废填埋场防渗系统渗漏点及外部污染区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固废填埋场内部布置内部电极井;S2在固废填埋场外部布置外部电极井;S3通过无人机搭载磁场测量装置采集固废填埋场上方磁场数据;S4在所述内部电极井和所述外部电极井内布置电极;S5固废填埋场边界绝缘处理;S6将每一所述外部电极井依次与各所述内部电极井连接,接通电流发射机,使得所述内部电极井与所述外部电极井构成第一闭合回路,通过无人机搭载磁场测量装置采集所述第一闭合回路上方磁场数据,并与所述步骤S3中所采集的磁场数据对比,以获取从固废填埋场内部到外部的渗漏路径;S7将各所述外部电极井依次连接,接通电流发射机,使得所述外部电极井构成第二闭合回路,通过无人机搭载磁场测量装置采集所述第二闭合回路上方磁场数据,并与所述步骤S3中所采集的磁场数据对比,以获取固废填埋场外部的渗漏路径;S8渗漏路径的校核;其中,在所述内部电极井和所述外部电极井内均有固废填埋场渗沥液。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已运行固废填埋场防渗系统渗漏点及外部污染区探测方法中,所述步骤S8中渗漏路径的校核包括:首先根据所述步骤S6和所述步骤S7所获取的渗漏路径判定固废堆填场内防渗系统渗漏点及固废堆填场外污染区域,在固废堆填场外污染区域边界处布置核实勘察孔;然后在固废堆填场内防渗系统渗漏点投放不同类型示踪剂;再取所述核实勘察孔水样进行检测,并分析示踪剂种类,以校核固废填埋场内防渗系统渗漏点和固废堆填场外污染区域,并确定不同渗漏点的渗漏速度。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已运行固废填埋场防渗系统渗漏点及外部污染区探测方法中,所述步骤S1中在固废填埋场内部布置内部电极井的方法为:在固废填埋场内部间隔布置勘察孔,将有积水的勘察孔作为内部电极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固废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科固废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85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