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力及差速器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01220.8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9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胡雷;林兴月;王康惠;张羽;祝峙山;包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H48/20 | 分类号: | F16H48/20;F16H6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姚萱萱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取力及差速器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汽车电子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整车VCU、取力按钮、取力开关、差速锁按钮和差速锁结合信号开关,取力按钮与整车VCU连接,取力开关与整车VCU连接,并检测取力按钮的工作状态,差速锁按钮与整车VCU连接,并与差速锁连接,差速锁结合信号开关与整车VCU电连接,并检测差速锁按钮工作状态。本申请通过整车VCU控制差速锁的锁止与解锁,避免误操作导致的机械故障问题,通过整车VCU监控取力按钮、取力开关、差速锁按钮、差速锁结合信号开关、取力电磁阀、轮间差速锁电磁阀和轴间差速锁电磁阀及气压的状态,保证正常的取力及差速功能,当出现故障时对故障进行诊断,及时提示故障位置及排故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电子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力及差速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差速器是实现汽车车轮差速旋转的机构,可以实现整车在转向和路面不平时仍然能够稳定工作,但当运行在道路湿滑和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将车辆差速关闭,以实现车辆正常运行。取力器一般用来给底盘或者上装提供动力,现有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按驾驶室轴间差速、轮间差速按钮及停车取力或者行车取力按钮控制电磁阀,电磁阀切换气路通断实现差速锁止及取力的功能,但是这些按钮在车辆任何状态都能够操作,无法避免误操作导致的机械故障问题,差速锁和取力器错误启动,且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发现并诊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力及差速器控制系统及方法,具有通过整车VCU控制差速锁的锁止与解锁,避免误操作导致的机械故障问题,通过整车VCU监控取力按钮、取力开关、差速锁按钮、差速锁结合信号开关、取力电磁阀、轮间差速锁电磁阀和轴间差速锁电磁阀及气压的状态,保证正常的取力及差速功能,当出现故障时对故障进行诊断,及时提示故障位置及排故方法的有益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取力及差速器控制系统,包括:
整车VCU;
取力按钮,取力按钮与整车VCU连接;
取力开关,取力开关与整车VCU连接,并检测取力按钮的工作状态;
差速锁按钮,差速锁按钮与整车VCU连接,并与差速锁连接;
差速锁结合信号开关,差速锁结合信号开关与整车VCU电连接,并检测差速锁按钮工作状态;
整车VCU通过CAN总线获取变速箱换挡信息、车速信息、差速锁开关信息,并根据变速箱换挡信息、车速信息、差速锁开关信息来控制差速锁的锁止与解锁;
整车VCU监控取力按钮、差速锁按钮、取力开关、差速锁结合信号开关的状态,当出现故障时,对故障进行诊断,提示故障位置及排故方法。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仪表,仪表通过CAN总线与所述整车VCU电连接,差速锁结合信号开关与仪表通过导线电连接,并通过仪表显示差速锁结合信号开关的状态,取力开关信息由整车VCU采集,并通过CAN总线提供给仪表显示取力开关的状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差速锁按钮包括:
轮间差速锁按钮,轮间差速锁按钮与整车VCU通过导线电连接;
轴间差速锁按钮,轴间差速锁按钮与整车VCU通过导线电连接;
所述整车VCU监控轮间差速锁按钮和轴间差速锁按钮的状态,并通过CAN总线提供给所述仪表显示轮间差速锁按钮和轴间差速锁按钮的状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差速锁结合信号开关包括:
第一轮间差速锁结合信号开关,第一轮间差速锁结合信号开关与所述仪表通过导线电连接,并通过所述仪表显示第一轮间差速锁结合信号开关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未经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1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