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硅基双面集成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97427.2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3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鸥;孙翔宇;安宁;邓泽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3/48 | 分类号: | H01L23/48;H01L23/485;H01L21/768;H01L21/60;H01L25/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韩志英 |
地址: | 621999***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硅基 双面 集成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硅基双面集成结构,该结构包括:位于顶层的硅桥、位于中间层的双面器件和TSV芯片、位于底层的硅转接板;其中双面器件和TSV芯片的上表面均与硅桥下表面通过微凸点实现机械及电气互联,下表面均与硅转接板上表面通过微凸点实现机械及电气互联。本申请的全硅基双面集成结构在缩小芯片集成面积的同时,摒弃了有机材料的使用,在同等电流通路截面积情况下,增大了散热面积,减小了封装结构引入的热阻,具有更强的散热能力;同时提高了器件之间的键合强度,实现将信号从双面器件两面的引出,更利于器件高密度的集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封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硅基双面集成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异构集成能够将来自不同Fab厂,采用不同工艺加工,且具有不同的材料、功能以及尺寸的晶圆集成到一个系统或子系统中。
MOS芯片、二极管芯片等双面器件受其加工工艺的限制,电极分布在芯片两面;以MOS芯片为例,栅极和源极分布在芯片上表面,而漏极一般分布于芯片的下表面,其平板分布结构如图1所示。针对此类双面器件,目前最常用的集成方案如图2所示,芯片下表面的电极通过导电银浆将键合到基板上实现电学互联,芯片上表面的电极则采用金丝键合实现电极与基板的电学互联。然而上述双面器件的集成方案具有双面器件集成面积较大、引入有机材料、焦耳热损耗较大以及键合强度弱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全硅基双面集成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结构通过TSV芯片和硅桥实现双面器件的集成,在缩小芯片集成面积的同时,摒弃了有机材料的使用;在同等电流通路截面积情况下,减小了封装结构引入的热阻,实现将信号从芯片两面的引出。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硅基双面集成结构,所述结构包括:位于顶层的硅桥、位于中间层的双面器件和TSV芯片、位于底层的硅转接板;
所述双面器件和TSV芯片的上表面均与硅桥下表面通过微凸点实现机械及电气互联,下表面均与硅转接板上表面通过微凸点实现机械及电气互联。
优选的,所述硅桥为单面布线结构,其下表面依次设置金属布线层、绝缘层及UBM层。
优选的,所述TSV芯片的上下表面均依次设置金属布线层和绝缘层,其内部设置TSV。
优选的,所述硅转接板的上下表面均依次设置金属布线层、绝缘层以及UBM层,其内部设置TSV。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硅基双面集成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
S1:制备硅桥,在硅转接板的一个表面上按照设计好的电路版图制备金属布线层,接着在金属布线层上依据设计依次制备绝缘层和UBM层,最后在UBM层上生长金属微凸点,得到硅桥;
S2:制备TSV芯片,在硅转接板上制备TSV,之后在硅转接板上下表面上按照设计好的电路版图制备金属布线层,最后在金属布线层上依据设计制备绝缘层;
S3:制备硅转接板,在硅转接板上制备TSV,之后在硅转接板上下表面上按照设计好的电路版图制备金属布线层,接着在金属布线层表面依据设计制备绝缘层,最后在绝缘层开孔上制备UBM层,并在UBM层上生长金属微凸点;
S4:将双面器件及TSV芯片通过热压回流焊接倒装到硅桥上,后将带TSV芯片和双面器件的硅桥通过热压回流焊接倒装到硅转接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提出的全硅基双面集成结构采用硅转接板和阵列TSV芯片实现双面器件上表面焊盘的引出,其互联线宽小、长度短,总体面积占比小,利于高密度集成;(2)本申请提出的全硅基双面集成结构采用直径为100um的微凸点矩形阵列实现器件之间的键合,其键合强度大,优于采用金丝键合的强度;(3)本申请全硅基双面集成结构中,当高密度电流通过微凸点阵列、硅桥面电极以及TSV阵列引出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金丝,其整体温升小、温度均匀性好,具有更强的通流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7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区路面水坑的识别方法、装置和芯片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质子注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