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锻锥齿轮控温冷却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91186.0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2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周栋;魏耀忠;张孝荣;陈凯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全华丰精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32 | 分类号: | C21D9/32;C21D11/00;C21D1/78;C21D6/00;B21J1/06;C21D8/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孙坚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锻锥 齿轮 冷却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锻锥齿轮控温冷却工艺,适用于材料为20CrMnTi的锥齿轮,包括如下步骤:将升温至920℃的钢材棒料,经温锻成形成锥齿轮锻件,然后快速送入控温炉一区进行调温处理,调温处理至650‑750℃;将经调温处理的温锻件送入控温炉二区进行均温处理,均温处理至650‑720℃,以减少温锻件内外温差;控制控温炉三区的温度为680℃,将经过均温处理的温锻件送入控温炉的三区进行等温转变处;将经过等温转变的温锻件送入控温炉的四区进行空冷至低于550℃,然后出炉。本发明工艺,简洁巧妙,该控温冷却工艺利用了温锻件的余热,对温锻件进行控温冷却,来得到温锻件合格的组织,省去了温锻件正火热处理工艺,节能,不需重复装卸炉,生产高效,设备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锥齿轮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锻锥齿轮控温冷却工艺,适用于材料为20CrMnTi的锥齿轮,用于替代锻件正火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材料为20CrMnTi的锥齿轮通常使用锻件正火热处理工艺,这种工艺具体是:先进行空冷,因为锻件内外有温差,会使得在空冷后锻件内的晶粒不均匀,5-9级的晶粒都有,构成复杂,故需要进一步的加温至920℃进行正火处理,然后从920℃急冷至650℃,然后再空冷至室温。其中,从920℃急冷至650℃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用650℃的热风进行快吹,需要在3min中内达到目标温度,这个就使得难以达到,对设备要求很高,也容易出现难以达到目标的问题,故使得最终的晶粒构成不够均匀,为此,人们希望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以不但保证锥齿轮质量,而且设备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获得的锻件成品组织晶粒均匀、工艺简洁、对设备要求低的温锻锥齿轮控温冷却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温锻锥齿轮控温冷却工艺,适用于材料为20CrMnTi的锥齿轮,适用于材料为20CrMnTi的锥齿轮,包括如下步骤:
(1)控制控温炉一区的温度为650-750℃,将升温至920℃的钢材棒料,经温锻成形成锥齿轮锻件,然后快速送入控温炉一区进行调温处理,调温处理至650-750℃;
(2)控制控温炉二区的温度为650-720℃,将经调温处理的温锻件送入控温炉二区进行均温处理,均温处理至650-720℃,以减少温锻件内外温差;
(3)控制控温炉三区的温度为680℃,将经过均温处理的温锻件送入控温炉的三区进行等温转变处理,让温锻件组织在等温下转变,以获得晶粒度可达到6-8的细晶粒组织;
(4)将经过等温转变的温锻件送入控温炉的四区进行空冷至低于550℃,然后出炉;
上述各步骤的处理时间根据实际零件大小而确定。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控制控温炉一区的温度为750℃,将温锻件调温处理至75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控制控温炉二区的温度为720℃,将温锻件均温处理至720℃。
之所以选择上面的参数,是因为:20CrMnTi材料的完全奥氏体化温度为870℃,重结晶温度727℃,发明人发现:20CrMnTi材料从870℃快速冷到650℃~727℃之间能得到过冷奥氏体,在这个温度下保持等温,可以让组织均匀转变,得到均匀的合格的铁素体+珠光体,后期淬火也能得到合格的马氏体;如果从870℃不能快冷至650℃~727℃之间并在680℃左右温度下等温处理,得到的会是组织不均匀、粗大、长条状、不合格的铁素体+珠光体,后期淬火得到的也是不合格的马氏体。故优选这些参数。
锻造最好在完全奥氏体状态下锻造,故优选在920℃进行锻造,以使得即使锻件在锻造中有失温也不至于太低,可以在其组织成型前快速调高至650-750℃,然后再通过后续的均温等温处理即可获得均匀细化的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全华丰精锻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全华丰精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1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