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故障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82658.6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2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楠;蔡一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31 | 分类号: | H04L41/0631;H04L41/0677;H04L41/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冯建基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定位 模型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历史告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构建训练集,其中,历史告警数据与告警对象对应,告警对象包括业务平台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根据训练集,生成告警关联规则,其中,告警关联规则用于表示多个告警对象生成的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告警关联规则,训练得到目标故障根因定位模型,其中,目标故障根因定位模型用于基于告警对象之间的故障传播关系,以定位告警对象发生故障的故障根因。
5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故障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故障根因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0随着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网络中每天都会因为突发故障产生数据量庞大的告警消息,当网络设备突发故障并引发告警时,与之相关联的设备或业务过程都会发出相关的告警信息,大量的告警信息叠加起来使得识别定位故障的根本原因变得十分困难。当前,网络告警的监控和管理主要依靠人工完成,但其维护成本高,处理过程5又十分耗时,在发生大量故障告警时,监控平台派单不精准,人工定位故障困难,定位故障时间久,基本无法保障告警处理的实时性,同时也缺少对历史故障的经验沉淀。
发明内容
0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故障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根因定位困难以及准确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故障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历史告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构建训练集,其中,所述历5史告警数据与告警对象对应,所述告警对象包括业务平台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根据所述训练集,生成告警关联规则,其中,所述告警关联规则用于表示多个告警对象生成的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告警关联规则,训练得到目标故障根因定位模型,其0中,所述目标故障根因定位模型用于基于告警对象之间的故障传播关系,以定位告警对象发生故障的故障根因。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训练集,生成告警关联规则,包括:对所述训练集中的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预处理,得到目标样本数据,其中,所述标准化处理用于基于所述样本数据对应的标准化规则5对所述样本数据进行资源定位以及对所述样本数据中的告警级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对所述目标样本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样本数据对应的告警特征值;对所述告警特征值进行打标签处理,其中,所述打标签处理用于对所述告警特征值进行告警归类;根据所述打标签处理后的告警特征值,生成告警项集;根据所述告警项集,0生成所述告警关联规则。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告警项集,生成所述告警关联规则,包括:根据预设支持度和/或预设置信度,对所述告警项集进行告警关联度挖掘处理,生成告警频繁项集;根据所述告警频繁项集,生成所述告警关联规则。
5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目标样本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样本数据对应的告警特征值,包括:获取所述目标样本数据所归属的业务系统的系统信息;根据所述系统信息、所述目标样本数据对应的告警资源以及告警标题,生成所述告警特征值。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告警特征值进行打标签处理,包括:获取0每一告警特征值对应的历史告警数据的告警标题,以及获取所述历史告警数据所对应的资源信息;根据所述告警标题和所述资源信息,确定所述告警特征值所属的告警类别,并将所述告警类别作为所述告警特征值的标签。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告警关联规则,训练得到目标故障根因5定位模型,包括:对所述告警关联规则中的各告警特征值进行特征计算处理,得到第一特征值;以及,对所述告警关联规则对应的文本进行语义特征提取处理,得到第二特征值;对所述第一特征值和所述第二特征值进行特征串联处理,得到目标特征值;使用所述目标特征值训练得到目标故障根因定位模型。
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故障根因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826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棚灯及其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国家科技政策智能匹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