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闸室墙轻型移动模架支模浇筑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74922.1 | 申请日: | 2022-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7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苏颖;钱叶琳;李振标;李长春;余梦;郑金辉;过令;曹廷廷;郭大锤;郑君宇;曹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7/00 | 分类号: | E02B7/00;E02B7/20;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汇和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5 | 代理人: | 陈江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闸室墙 轻型 移动 模架支模 浇筑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闸室墙轻型移动模架支模浇筑施工方法,该方案包括在竖向撑柱的内部自上向下依次设置固定撑板、压扩撑杆、升降撑板和反压气囊,并可在竖向撑柱外侧形成可伸缩的横向撑筋;在竖向撑柱顶端的柱顶撑箱内设置撑箱填充体和撑箱内板;在纵向相邻的两支架立柱之间设置两对平台撑梁,并在每对的两平台撑梁之间设置平台撑板;下层撑梁和上层撑梁平面呈“U”形,并在上层撑梁和下层撑梁上设置模板控位体;在墙体内模和墙体外模的顶端设置限位卡槽,并在墙体端模上设置端模侧隼和端模连孔,在墙体内模上设置控温水管;通过墙顶压板对墙体混凝土施加下压力,并通过浆液溢出孔排除多余的浆水。本申请可降低模板设置难度、提高墙体混凝土浇筑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闸室墙轻型移动模架支模浇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水工闸室墙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且混凝土浇筑施工工程量较大。现场施工通常包括模板安装定位、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工序。如何提升模板支设定位的准确度、增强支架体系的稳定性、减小软弱地基对模板安装的影响,常常是现场工程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测量放线;(二)开挖土方及沙垫层;(三)基础钢筋制作与安装;(四)支立基础模板;(五)浇筑基础混凝土;(六)支立墙体模板;(七)浇筑墙体混凝土;(八)混凝土养护。该技术虽可解决钢筋混凝土挡墙的支模浇筑问题,但在模板准确安装定位、支架内外组合搭设、顶部作业平台快速搭设、地基承载能力快速提升等方面尚存可进一步改善之处。
鉴于此,为提高闸室墙的施工质量,目前亟待一种可以提升支架承载性能、改善模板布设质量、降低现场施工难度的闸室墙轻型移动模架支模浇筑施工方法。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闸室墙轻型移动模架支模浇筑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闸室墙轻型移动模架支模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00、施工准备:在地基土体上表面进行闸基底板浇筑施工,同时轧制墙体内模、墙体外模和墙体端模并准备施工所需材料和装置;
S10、竖向撑柱施工:
在柱顶撑箱的下表面沿柱顶撑箱纵向均匀间隔焊接竖向撑柱;
在竖向撑柱的内部自上向下依次设置固定撑板、压扩撑杆、升降撑板及反压气囊,并使加压管道一端插入反压气囊,另一端穿设至柱顶撑箱上方;
在闸基底板两侧的地基土体内钻设撑柱布设孔,并将竖向撑柱插入撑柱布设孔内;
通过加压管道向反压气囊内压注支撑控位体,通过升降撑板反压压扩撑杆,使压扩撑杆经柱侧留槽插入外部的地基土体内;
向柱顶撑箱内填筑撑箱填充体,并在撑箱填充体的上表面铺设撑箱内板;
S20、内侧撑架布设:
在闸基底板的上表面铺设移动轨道,并使支架立柱底端的第一滚轮与移动轨道连接;
在横向相邻的两支架立柱的顶端设置支架横梁,并在支架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梁顶撑架和吊杆撑墩;
在纵向相邻的两支架立柱之间设置两对平台撑梁,并在每对的两平台撑梁之间设置平台撑板;
在平台撑板与吊杆撑墩之间设置长度可调的平台吊杆;
S30、下层撑梁和上层撑梁布设:
沿支架立柱高度方向自下向上依次焊接下层撑梁和上层撑梁,并在下层撑梁和上层撑梁之间设置撑梁连筋;
使临空侧下层撑梁的下表面与第一撑柱相接,并在临空侧上层撑梁的上表面与支架横梁之间设置竖向连接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4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