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磁性减振补强胶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74132.3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1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水野晃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饭田(佛山)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08 | 分类号: | B32B3/08;B29C48/00;B32B25/14;B32B25/08;B32B27/28;B32B3/24;B32B27/10;B32B27/12;B32B29/00;B32B7/08;B32B7/12;B32B17/02;B32B17/10;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爱普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20 | 代理人: | 王玉松;刘青 |
地址: | 52821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减振补强 胶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磁性减振补强胶片,包括相互叠加构成的第一减振补强层和第二减振补强层,所述第一减振补强层和第二减振补强层的相对侧面均设有吸能层,所述吸能层包括聚酰亚胺薄膜以及通过点胶工艺矩阵排列粘接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上的粒柱,所述粒柱采用硅胶材料;相邻两个所述粒柱的间距为粒柱的半径的0.7‑1.2倍;两个所述减振补强层的粒柱侧面相互卡合连接形成一体;所述第一减振补强层和/或第二减振补强层为复合丁腈橡胶减振材料,所述第一减振补强层和第二减振补强层侧边部分或者全部通过粘性胶黏合。该制振材具有减振降噪、提高阻尼作用的优点。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振材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减振补强胶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用磁性减振补强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制造技术的进步,现代汽车发展已趋向于轻量、舒适、环保方向发展。通过降低车身钢板的厚度,使外板薄壁化、结构件中空化等手段达到降低车身重量是节省能源和降低污染的最佳途径之一。同样,钢板厚度变薄后也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例如,车身局部的刚度下降,车门、顶盖、侧围等部位在车辆行驶时易发生震动,产生噪音污染甚至共振,对于安全性能大大降低。目前,汽车工业上采用的最多措施就是在汽车薄壁上使用减振补强胶片,以此在增强钢板的强度的同时进行减振,但是现有减振补强胶片为追求轻薄,仅仅依靠选用材料自身的补强减振效果,难以达到技术突破,依旧存在减振降噪效果差、低温贴附力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减振降噪能力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车用磁性减振补强胶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用磁性减振补强胶片,包括相互叠加构成的第一减振补强层和第二减振补强层,所述第一减振补强层和第二减振补强层的相对侧面均设有吸能层,所述吸能层包括聚酰亚胺薄膜以及通过点胶工艺矩阵排列粘接于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上的粒柱,所述粒柱采用硅胶材料;相邻两个所述粒柱的间距为粒柱的半径的0.7-1.2倍;两个所述减振补强层的粒柱侧面相互卡合连接形成一体;所述第一减振补强层和/或第二减振补强层为复合丁腈橡胶减振材料,所述第一减振补强层和第二减振补强层侧边部分或者全部通过粘性胶黏合。
进一步的,所述粒柱为圆柱状、椭圆柱体或者锥形体;所有所述粒柱的长度一致或者具有2-3个不同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0.04-0.06mm,所述粒柱的长度为0.5-1.5mm,所述粒柱的直径为0.8-2mm。
进一步的,两侧所述粒柱均采用邵氏硬度为35-45度的硅胶;或者一侧所述粒柱采用邵氏硬度为20-25度的硅胶,另一侧所述粒柱采用邵氏硬度为40-50度的硅胶。
更进一步的,所述吸能层均匀分布有圆点状或者条状的通孔,所述粒柱避开通孔进行排布;两个所述吸能层的通孔相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振补强层的外层设有隔离纸,所述第二减振补强层的外层设有玻璃纤维布。
进一步关于减振补强胶片,根据上述发明原理对具体磁性减振补强胶片产品进行优化。所述复合丁腈橡胶减振材料由以下组分及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丁腈橡胶300~350、环氧树脂30~35、聚氯乙烯树脂120~240、云母200~320、轻质碳酸钙140~160、炭黑40~42、硬脂酸5~7、固化剂1~3、硫化剂1~5、促进剂1~2以及磁粉100~125。
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剂选用双氰胺、癸二酸二酰肼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硫化剂选用粉末状硫磺;所述促进剂选用促进剂M、促进剂DM、促进剂TMTD、促进剂CZ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针对补强胶片结构进行了制备方法的改进,所述方法包括
将减振补强胶片基体的原料进行混炼,制备得减振补强胶片基体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饭田(佛山)橡塑有限公司,未经饭田(佛山)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4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