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单细胞筛选的多级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66131.4 | 申请日: | 2022-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1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胡宁;刘星;郑嘉辉;杨晨;杨军;曹文玥;郑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42;B01L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陈雍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单细胞 筛选 多级 化微流控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领域,公开了用于单细胞筛选的多级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微流控芯片包括PDMS结构层和与之键合的配套电极,PDMS结构层内设置有用于进行细胞捕获和分选的微通道结构,微通道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多级分选单元,分选单元均包括分选腔,分选腔包括分散区、捕获区和出样区。本发明设计了微陷阱阵列用于细胞/微粒捕获,捕获区的挡板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样品利用率,配套的电极阵列用于负向介电泳力释放,多出口、多流路的芯片通道结构可以实现样品逐级富集、纯化、目标样品收集及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单细胞筛选的多级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细胞分选是把一种细胞从多细胞样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常见的细胞分选方法包括抗体标记分离、免疫密度离心分离、免疫磁珠分离和流式细胞分离技术。其中,流式细胞分离技术因其具有通量高、设备成熟等特点,在领域内被广泛应用。但是流式细胞分离技术在使用时仍存在如下缺点:其需要昂贵的仪器装置及复杂的操作流程。
微流控芯片技术(Microfluidics)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可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微流控芯片具有液体流动可控、消耗试样和试剂极少、分析速度呈十倍上百倍地提高等特点,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目前,微流控技术已经应用到细胞分选中,微流控领域的细胞分选方法集中在群细胞分选,而单细胞水平的监测、操控和分析平台对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包括细胞识别、分类、分离、培养、配对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等;单细胞捕获和释放是单细胞水平研究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无成熟的单细胞捕获及可寻址释放技术。传统的流体力及介电泳力操控细胞/微粒技术一般仅可实现初步的群细胞低精度分离,而不能在大量样本中准确挑选出少量目标细胞或微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用于单细胞筛选的多级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低成本的微流控芯片上进行细胞/微粒捕获及少量目标可控释放与收集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单细胞筛选的多级化微流控芯片,包括PDMS结构层和与之键合的配套电极,PDMS结构层内设置有用于进行细胞捕获和分选的微通道结构,微通道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多级分选单元,分选单元均包括分选腔,分选腔包括分散区、捕获区和出样区。
另一方面,本技术方案还提供用于单细胞筛选的多级化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绘制微通道结构;
步骤二、设计电极阵列;
步骤三、利用软光刻工艺制备给予PDMS的微通道结构;
步骤四、采用溅射-光刻法制备金电极;
步骤五、将电极阵列与微通道结构进行表面等离子处理并键合封装。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方案中,针对现有技术中难以进行细胞/微粒捕获及少量目标物可控精准释放的技术问题,对微流控芯片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和升级,旨在实现单细胞分选。首先,通过设置多级捕获和分选单元,通过微陷阱阵列实现细胞/微粒的捕获,而后通过配套电极的加电实现不同分选单元内捕获的细胞/微粒的精准筛选,细胞/微粒在上一级分选单元分选后,会进入下一级分选单元进行再次的捕获和分选,通过多级、多通道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样品的逐级富集、纯化和目标样品筛选收集的过程。通过实验验证,采用本方案的芯片可以实现可视化、可寻址式单细胞/微粒精准释放,并且能够极大的提高捕获率(即样品利用率),15微米颗粒的捕获率可达到90%以上。且本方案的多级分选可以在同一微流控芯片上实现从大量样本中分拣筛选出其中的目标细胞/微粒,具有成本低、便于操作、样本捕获率高、利用率高的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61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既有管道加固架
- 下一篇:用于分布式采煤机调速系统的牵引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