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62081.2 | 申请日: | 2022-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0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锟;李逸明;王富军;李超婧;王璐;陈笋;鲁亚楠;张芸玥;孙晶;刘巍;彭元志;张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 主分类号: | D04C1/06 | 分类号: | D04C1/06;A61L31/06;A61L31/14;A61B17/00;D04C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降解 吸收 封堵 管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至少两种一级线材交叉缠绕编织成二级线材;
再将所述二级线材编织成管状网,即得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
所述一级线材为生物可降解高聚物的单丝、复丝或编织纱,且至少两种一级线材的完全降解时间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设计所述两种以上一级线材的纱锭在编织机上的数量和位置,使得所述两种以上一级线材之间随纱锭的旋转轨迹交叉缠绕;
S2:将所述两种以上一级线材编织成二级线材;
S3:设计二级线材沿管状模具进行编织的轨迹及编织方式;
S4:将二级线材编织成管状网,即得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降解高聚物为PLA、PCL、PPDO、PGA、PLGA、PGLA、PLC或PGCL。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线材的直径为0.02~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线材由完全降解时间为1-9个月的线材A、完全降解时间为2-18个月的线材B和完全降解时间为8-45个月的线材C组成;且在二级线材中,线材A的体积含量为10%~50%,线材B的体积含量为10%~80%,线材C为余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两种以上一级线材编织成二级线材时,编织方式为菱形编织、规则编织、三股编织、轴纱编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级线材的直径为0.2~0.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级线材的断裂强度为300~550MP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级线材编织成管状网时,编织方式为菱形编织、规则编织或赫格利斯编织,二级线材的编织节距为0.5~1.0mm。
10.一种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的制备方法制得。
11.一种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级降解可吸收封堵器管状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20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