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超厚板合金纵向不平度的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53520.3 | 申请日: | 202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0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钟嘉胤;叶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增苗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厚板 合金 纵向 平度 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超厚板合金纵向不平度的轧制方法,包括:确定初期过渡道次、强变形道次和成品道次的道次数量,以及各道次的压下量和轧制力;控制板材依次进入各初期过渡道次;控制板材进入各强变形道次;控制板材继续移动,并在进入各成品道次之前,控制成品道次中的轧辊的辊缝距离增加预设距离,当板材移动至成品道次的轧辊前端预设长度后,控制辊缝距离减少预设距离,至板材完成该道次轧制后,控制板材反向轧制,至板材再次完成该道次轧制后,控制板材再次反向移动至下一道成品道次或完成轧制;预设距离大于对应成品道次的压下量。该方法,避免了板材因咬头而形成的扣头缺陷,减小了纵向不平度,减少矫直工序,节省时间、能源及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制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小超厚板合金纵向不平度的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超厚板合金的轧制由于受投料铸锭大小的限制,常常会因金属量不够,无法满足拉伸机的最小来料长度,不能进行拉伸矫直,因此热轧压成的板型就是最终成品板型。
现有技术中,由于轧机的类型有限,轧机的中下水平线固定无法调节,爬坡式咬入注定料头会下扣,对于纵向不平度要求高的产品往往难以达到要求。而当前的生产方法,没有考虑到有设备的能力极限,导致出现多批次产品不平度超标,且由于设备极限无法拉伸矫直的情况,损失成品率,无法及时保供,若正常出厂则用户无法使用,从而出现质量投诉问题,影响企业的收益和形象。
因此,如何有效减小超厚板合金的不平度,提高成品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超厚板合金纵向不平度的轧制方法,用于提高超厚板合金的轧制质量,减小不平度,满足后续加工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小超厚板合金纵向不平度的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确定初期过渡道次、强变形道次和成品道次的道次数量,以及各道次的压下量和轧制力;
步骤S2:控制板材依次进入各所述初期过渡道次,对所述板体的头部和尾部轧制至与轧辊的形状相匹配;
步骤S3:控制所述板材进入各所述强变形道次,至所述板体的厚度为强变形目标厚度;
步骤S4:控制所述板材继续移动,并在进入各所述成品道次之前,控制所述成品道次中的轧辊的辊缝距离增加预设距离,当所述板材移动至所述成品道次的轧辊前端预设长度后,控制所述辊缝距离减少所述预设距离,至所述板材完成该道次轧制后,控制所述板材反向轧制,至所述板材再次完成该道次轧制后,控制所述板材再次反向移动至下一道所述成品道次或完成轧制;所述预设距离大于对应所述成品道次的压下量。
优选地,所述步骤S4还包括,在所述板材移动至所述成品道次前端预设长度之前,控制所述成品道次中所述轧辊的进料速度为15-25m/min,当所述板材移动至所述成品道次的轧辊前端预设长度后,控制所述轧辊的进料速度恢复至目标速度。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预设长度为所述板材总长度的20%~40%。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初期过渡道次的道次数量为1或2,所述成品道次的道次数量为2或3。
优选地,所述初期过渡道次中各道次的压下量为10-15mm。
优选地,所述强变形道次中各道次的压下量为30-50mm。
优选地,所述成品道次中各道次的压下量为4-6mm。
优选地,所述成品道次中各道次的轧制力为600-1000T。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
关闭所述成品道次中的AGC厚度控制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535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书馆档案保密查询装置
- 下一篇:生产安全预警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