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桥梁深水预制基础定位沉放智能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36968.4 | 申请日: | 2022-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54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高;温佳年;陈上有;张晓宇;王昆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8 | 分类号: | E02D15/08;E02D27/52;E02D33/00;G16Y40/50;G16Y40/10;G16Y40/20;G16Y10/30;G06F17/11;G06N3/0464;G01C5/00;G01C13/00;G01S19/4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体南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桥梁 深水 预制 基础 定位 智能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桥梁深水预制基础定位沉放智能控制方法,预制基础的上部在水面之上,下部在水面之下,顶面安装I个定位装置,四周布置J艘定位船舶,其中,I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J为大于或等于4的自然数,定位船舶通过系泊缆索连接于预制基础,该方法是利用风、浪、流耦合作用下预制基础沉放过程的运动方程,由智能调控中心通过系泊缆索对预制基础的运动姿态进行智能调控。本发明利用风、浪、流耦合作用下预制基础沉放过程的运动方程,由智能调控中心通过系泊缆索对预制基础的运动姿态进行智能调控,大幅提高深水预制基础定位沉放的精度、鲁棒性、效率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型桥梁深水预制基础定位沉放智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建设从内陆向外海发展,桥梁建设条件越来越复杂。如日本的明石海峡大桥通航净空1500m×65m,海峡中央最大水深110m,主塔处水深达45m,海域最大海流流速达到4.5m/s,索塔基础采用直径80m、高70m的圆形设置双壁钢沉箱基础,总重量达到19000吨。希腊的里翁-安蒂里翁大桥通航净空300m×65m,科林斯海湾水深达到65m,海流最大流速也超过4m/s,大桥主塔采用90m直径沉箱基础。上述跨海桥梁处于近海,虽然水很深,海流影响大,但波浪影响较小。
但是,对于外海海峡修建的跨海桥梁,如我国规划建设的琼州海峡大桥,主通航孔的通航净空达到2650m×73m,工程海域不仅水深、流急,而且波浪巨大,观测到的最大波高已超过12m。如果在琼州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桥梁的基础规模巨大,基础施工期波浪影响很大。我国的台湾海峡、印尼的巽他海峡上修建跨海桥梁,也将面临同样严峻的挑战。
外海特大型跨海大桥的基础规模很大,一般采用预制基础。预制基础在定位沉放过程中,大风、波浪、海流相互耦合且其影响很大,很难获得较长时间的良好海况作为施工窗口期,其施工安全和高精度定位沉放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此,在跨海特大型桥梁深水预制基础定位沉放过程中,迫切需要研发定位沉放的智能控制方法,有效控制预制基础在大风、波浪、海流耦合作用下的运动响应,确保预制基础的施工安全和高精度定位沉放。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大型桥梁深水预制基础定位沉放的智能控制方法,以确保预制基础的施工安全和高精度定位沉放。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桥梁深水预制基础定位沉放智能控制方法,所述预制基础1的上部在水面之上,下部在水面之下,顶面安装I个定位装置2,四周布置J艘定位船舶3,其中,I为大于或等于3的自然数,J为大于或等于4的自然数,所述定位船舶3通过系泊缆索4连接于所述预制基础1,该方法是利用风、浪、流耦合作用下预制基础1沉放过程的运动方程,由智能调控中心7通过系泊缆索4对预制基础1的运动姿态进行智能调控。
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装置2固定于所述预制基础1顶面具代表性的控制点,采用“5G+北斗”或“5G+GPS”高精度定位技术同步监测预制基础1在下沉过程中控制点的三维坐标实时动态信息,进而获取预制基础1下沉过程中的实时动态运动响应。
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船舶3在预制基础1周边水域呈水平轴对称布置,对称轴沿波浪主方向,且与通过预制基础1重心的竖轴相交。
上述方案中,每艘定位船舶3通过K条系泊缆索4与预制基础1的锚固点连接,其中K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当预制基础1的高度H≥60m、水深D≥50m时,K≥2,其中至少1条系泊缆索4在预制基础1的锚固点位于预制基础1的重心以上,至少1条系泊缆索4在预制基础1的锚固点位于预制基础1的重心以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风、浪、流耦合作用下预制基础1沉放过程的运动方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69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