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27030.6 | 申请日: | 2022-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7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强;房鹏伟;吴双;魏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寿光市沃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P21/00;C12R1/125;C12R1/225;C12R1/07 |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武欢欢 | 
| 地址: | 262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发酵 制备 分子 方法 | ||
1.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制备发酵底物、发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发酵底物的步骤包括初混、酸酐处理、膨化处理;
所述初混的方法为,将豆粕、小麦麸皮、玉米粉混合,搅拌至均匀,得到初混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豆粕、小麦麸皮、玉米粉的质量比为160-180:23-27:8-10;
所述豆粕的水分含量为10.57wt%,粗蛋白含量为42.88wt%,粗脂肪含量为1.54wt%,粗纤维含量为5.98wt%;
所述小麦麸皮的水分含量为8.45wt%,粗蛋白含量为15.22wt%,糖含量为42.16wt%,粗纤维含量为15.67wt%;
所述玉米粉的水分含量为13.01wt%,粗蛋白含量为3.57wt%,淀粉含量为76.58w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酸酐处理的方法为,将初混物与琥珀酸酐-柠檬酸溶液混合,浸泡使初混物发生溶胀,浸泡时间为80-90min,浸泡后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35-45min,搅拌后经过滤、水洗,干燥至含水量为8.5-12wt%,得到酸酐处理的初混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混物与琥珀酸酐-柠檬酸溶液的质量比为2.5-3.5:13;
所述琥珀酸酐-柠檬酸溶液的pH为6.3-6.5,琥珀酸酐-柠檬酸溶液中琥珀酸酐的浓度为1.4-1.6wt%。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化处理的方法为,利用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处理酸酐处理的初混物,控制喂料温度为31-33℃,出料温度为92-96℃,螺杆转速为195-220r/min,模孔直径为8-15mm,进行膨化,得到膨化料,将膨化料在温度38-45℃的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0-13wt%,然后粉碎至全部通过15-30目筛,得到发酵底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的方法为,将发酵底物、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钾、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铁、硫酸铜、去离子水混合后,接种混合菌,控制温度为30-32℃,进行一段发酵,一段发酵的时间为15-17h,控制温度为27-29℃,进行二段发酵,二段发酵的时间为18-22h,发酵结束后,得到发酵物,将发酵物与去离子水混合,室温下置于摇床上,控制摇床速度为150-170r/min,进行震荡,振荡时间为28-32min,震荡后控制转速为8500-12000r/min,进行离心,离心时间为8-15min,离心后得到离心液,将离心液冷冻干燥,得到小分子肽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菌的接种量为发酵底物的0.63-0.66wt%,所述混合菌由枯草芽孢杆菌、乳酸乳杆菌、纳豆芽孢杆菌组成,其质量比为3.5-4.5:1.8-1.2:0.8-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酶活为11.2亿CFU/g;
所述乳酸乳杆菌的酶活为2.7亿CFU/g;
所述纳豆芽孢杆菌的酶活为2.2亿CFU/g。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小分子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底物、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钾、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铁、硫酸铜、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700-1900:0.8-1.2:3.5-4.5:0.8-1.2:3.5:0.004-0.006:0.013-0.017:0.8-1.2:950-1050;
所述发酵物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寿光市沃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寿光市沃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70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轮机进气系统的消音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基硫酸退铬添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