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油站地罐容量的校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6568.5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7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曾华松;周进;王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9/00 | 分类号: | G01F19/00;G01F2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云道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30 | 代理人: | 陈兰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油站 容量 校准 方法 | ||
1.一种加油站地罐容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加油站加油控制系统,以及加油站地罐内安装的油罐液位仪,定时记录地罐内的油高数据,形成该地罐的定时油高数据集;
S2、通过加油站加油控制系统及时记录连接在该加油站地罐上的多个油枪的每笔付油数据,包括提枪时间、挂枪时间、付油升数、枪号;对若干笔付油数据,按照时间重合而付油数据合并的原则,建立起该地罐的付油数据集,包括每次的付油开始时间、付油结束时间、以及对应的付油升数;
S3、通过S1步骤获得的定时油高数据集以及S2步骤获得的地罐的付油数据集,进行对比并形成数据对集;然后对数据对集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初步处理和数据深度处理,进而计算并统计出地罐的油高容积表,从而完成加油站地罐容量的校准的整个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油站地罐容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所述进行对比并形成数据对,其具体操作为:以该地罐的付油数据集中某次付油数据为中心,综合该次付油前、付油后的地罐油高数据,从而形成该次付油对应的数据对;综合每次付油对应的数据对,即可形成数据对集。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加油站地罐容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对,包括:罐号,以及每次的付油开始时间、付油结束时间、付油升数、付油前油高、付油后油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油站地罐容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所述数据初步处理,具体为:剔除整个付油时段中的异常时段的数据,并使数据对集中的整个数据会形成多个小段,对于每段进行单独分析,增加辅助列;
所述异常时段包括:液位仪数据缺失时段和进油时段;所述液位仪数据缺失时段是指相邻两条液位仪数据时间相差大于10分钟的时段,所述进油时段是指液位仪高度随时间增高的时段;所述辅助列包括:高度差列、刻度平均体积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油站地罐容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所述数据深度处理,具体步骤为:
A、合并数据:
A1、配合油罐液位仪1mm的精度,将高度差小于1.2mm的所在行的数据,按照时间顺序向后合并;
A2、根据时间合并上一条付油结束时间和下一条付油开始时间之间小于1分钟的数据;
B、抛弃数据:根据前后几条付油数据中的刻度平均体积进行方差计算,若出现波动过大超过预定阙值的平均体积时,即将数据合并后重新计算方差;若波动仍然过大超过预定阙值,即将当前数据抛弃,后面的数据重新开始新的数据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油站地罐容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所述进而计算并统计出地罐的油高容积表,具体步骤为:
C、中间标罐:对进行数据初步处理和数据深度处理后的数据,按照油罐液位高度刻度值顺序,形成一个中间标罐罐容表;所述中间标罐罐容表,包括罐号、刻度值、以及一个或多个该刻度值下的平均体积值;
D、最终标罐:对上一步骤C中的中间标罐罐容表中的每一个刻度值对应的多个平均体积值,进行分析计算并选择最可能的值,并统计出地罐的最终标准的油高容积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油站地罐容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所述分析计算并选择最可能的值,其逻辑方法为:
D1、若罐容的该刻度值对应的平均体积值只有一个,则直接选取该平均体积值;
D2、若罐容的该刻度值对应的平均体积值有两条,则选择跨行最多的那列的值;若跨列相等,则选择第一条;
D3、若罐容的该刻度值对应的平均体积值多于两条,则根据累计值,计算方差:
D3.1、若计算的方差2.5,则取跨行最多的那列的值;
D3.2、若计算的方差2.5,继续判断:
D3.21、若跨行最多的那列的值在平均数±1*标准差内,则选取该值;
D3.2.2、若跨行最多的那列的值不在平均数±1*标准差内,则取出平均数±1*标准差内的全部值并求平均,再选取离均值最近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65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