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6538.4 | 申请日: | 202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2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新;石景友;叶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有新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1/00 | 分类号: | H01H1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19 | 代理人: | 莫杰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开关 组件 自动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及方法,通过本体进料装置、本体转移装置、第一支撑平台、切换片组装装置、切换片进料装置、本体转移装置、第二支撑平台、弹性件限位装置、弹性件进料装置、弹性件组装装置、开关子组装装置、开关子进料装置组成的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实现了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化组装全流程,大大地提高了组装效率和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性开关组件的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弹性开关组件由本体、切换片、弹性件和开关子组成,其中弹性件的两端具有反向的安装杆部,并且由于弹性开关组件的体积较小,对应的切换片、弹性件和开关子的体积比本体更小,所以在人工组装的时候需要额外小心,造成组装难度较大,组装效率较低,人员成本较高,并且特别在装配弹性件的时候需要对准位置限位结构,且由于弹性件具有弹性而容易出现松动而脱离预设摆向位置,从而造成开关子装配失败。
因此,上述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目前缺少自动化设备对弹性开关组件进行自动化的组装,手工组装难度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及方法,实现自动化组装,提高组装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开关组件的自动组装机,用于组装由本体、切换片、弹性件和开关子组成的弹性开关组件,其中,弹性件的两端具有反向的安装杆部,包括:
本体进料装置,用于将本体逐个输送至第一组装工位;
第一支撑平台,衔接于本体进料装置的输出端,具有第一组装工位,用于在组装切换片之前定位本体;
切换片组装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撑平台与切换片进料装置之间,用于将切换片逐个输送至第一组装工位中且通过本体与切换片之间自带的第一限位结构组装至本体的表面;
本体转移装置,设置于第一支撑平台的旁侧,用于将已装配切换片的本体转移输送至第二组装工位;
第二支撑平台,设置于第一支撑平台的旁侧,具有第二组装工位,用于在组装弹性件和开关子之前定位本体;
弹性件限位装置,设置于第二支撑平台与弹性件进料装置之间,用于将弹性件逐个以预设摆向进行限位;
弹性件组装装置,设置于弹性件限位装置和第二支撑平台之间,用于将已限位的弹性件以保持限位状态的方式逐个输送至第二组装工位,且通过本体与弹性件之间自带的第二限位结构组装至本体的表面;
开关子组装装置,设置于第二支撑平台与开关子进料装置之间,用于将开关子逐个输送至第二组装工位且通过本体、弹性件与开关子之间自带的第三限位结构组装至本体的表面。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一衔接于第一支撑平台的待转移平台,待转移平台用于暂存若干个已装配切换片的本体且通过第一定位装置逐个将已装配切换片的本体送至待转移平台上的待转移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件定位装置,设置于第二支撑平台的旁侧,具有第一驱动器和第一定位块,第一驱动器用于控制第一定位块进入第二支撑平台且移动至弹性件的表面对弹性件进行装配后的定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限位装置包括推进组件和限位平台,限位平台上设置有导向槽和弹性限位块,推进组件用于在导向槽的导向作用下将弹性件以预设摆向限位于弹性限位块中,弹性限位块用于限定其内的弹性件保持预设摆向的限位状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组装装置包括第一移动驱动组件、限位取料头和真空吸附装置,限位取料头和真空吸附装置装配于第一移动驱动组件上,限位取料头的取料表面具有用于保持弹性件限位状态的限位槽,真空吸附装置用于在组装转移时通过限位槽对限位于限位槽内的弹性件进行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有新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有新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6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