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旧拖新”张力放线过程中导(地)线受力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10670.6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9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3 | 分类号: | G06F17/13;G06F17/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旧拖新 张力 放线 过程 线受力 计算方法 | ||
1.一种“以旧拖新”张力放线过程中导(地)线受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设计院提供的平断面图查出各档导(地)线挂点的高程、档距,并利用CAD标注功能标注出β,β为“导(地)线出放线滑车时,过导(地)线与放线滑车的接触点作放线滑车(圆形)切线,该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步骤2:利用比例尺计算出跨越物与导(地)线悬挂点的水平距离X,悬挂点到跨越物顶部的垂直净空距离Y、导线对跨越物垂直净空距离Y0;
步骤3:向导(地)线生产厂家咨询导(地)线单位长度重量W;
步骤4:利用平抛物线法推导出各杆塔处架空线力学计算公式:
Ti=εi(T0+Wh0)+εi-1Wh1+εi-1Wh2+…+εWhi-1
TE=Ti+Whi
其中:Ti为第i档导(地)线与放线滑车切点牵引侧的导(地)线所受合力,N;
ε为导(地)线与放线滑车间的摩阻系数,取1.012-1.015;
T0为张力机出口张力,N;
h0为第0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m;
W为导(地)线单位长度重量,单位为N/m;
hi为第i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m;当牵引侧的杆塔导(地)线悬挂点较高时hi取“+”,反之hi取“-”,当悬挂点等高时hi取0;
TE为牵引机入口处的牵引力,N;
步骤5:h0计算方法:在现场勘察时确定牵引场和张力场具体位置,并在设计院给出的平断面图上找到其位置,利用比例尺、牵引机卷筒和张力场卷筒的高度得出导(地)线在牵引机进口处和张力场出口处高程;然后与相邻杆塔导(地)线悬挂点的高程相减即可;
步骤6:计算出跨越档的水平张力,计算公式如下:
障碍物靠近低悬挂点取“+”;障碍物靠近高悬挂点取“-”;
其中,Hi为第i档水平张力,N;
L为第i档档距,m;
X为第i档跨越物与导(地)线悬挂点的水平距离,m;
Y为第i档悬挂点到跨越物顶部的垂直净空距离,m;
Y0为第i档导线对跨越物垂直净空距离,m;
α为第i档高差角;
步骤7:利用力的矢量分解原理,将导线与放线滑车切点牵引侧的轴向张力T分解为水平张力H和垂直方向的力,H=T*cosβ,β为导(地)线出放线滑车时,过导(地)线与放线滑车的接触点作放线滑车切线,该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步骤8:利用步骤6中计算的第i档水平张力Hi和步骤7的公式可推导出导(地)线与放线滑车切点牵引侧的导(地)线所受合力Ti;将Ti代入步骤4中的计算公式算出导(地)线在张力机出口张力T0和牵引机入口处的牵引力T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06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