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绘无人机补能中继平台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606782.4 | 申请日: | 202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9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月;于治腾;肖丰汇;兰杰;冯林涛;张倩;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 |
主分类号: | B64U70/90 | 分类号: | B64U70/90;B64U50/37;B64U10/13;B64F1/00;B64F1/12;B60L53/16;B60L53/35;B64U101/32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殷秀花 |
地址: | 26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绘 无人机 中继 平台 使用方法 | ||
1.一种测绘无人机补能中继平台,其主要构造包括:三角支架(1),以及通过转盘(2)与三角支架(1)相固定的Y形支架(3),并且在Y形支架(3)的两顶端均固定有基座(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7)上固定有螺杆箱(4)和钳驱器(5);
螺杆箱(4)内贯通有螺杆(8),所述的螺杆(8)上拧入有齿盘(7);所述的螺杆(8)顶端固定于工件块(9)中间位置,所述的工件块(9)上下两端末均通过活动铰接(10)铰接有U形支架模块,并且在U形支架模块的弓状工件(11)末端穿入有带把螺纹杆(12),带把螺纹杆(12)拧入工件块(9)端末,并且在工件块(9)端末与弓状工件(11)下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座(121);两个所述的U形支架模块合围夹持无人机主体(16);
所述的螺杆箱(4)构成:方型腔体(41)内固定有抱箍件(42),所述抱箍件(42)缺口位置处设有弧形齿条(43);并且弧形齿条(43)在内凹面中心位置固定有咬齿,弧形齿条(43)外凸面与齿轮(44)相啮合;所述的齿轮(44)由内置于方型腔体(41)的减速电机驱动;
所述的钳驱器(5)构成:第一钳板(51)与第二钳板(52)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座(53),所述的第一钳板(51)上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6),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6)的转轴即为螺纹杆(61),其螺纹杆(61)贯穿第一钳板(51)、第一弹簧座(53)后与第二钳板(52)设有的螺纹槽相拧接;所述的第一钳板(51)一端上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5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4)转轴即为蜗杆(541),其蜗杆(541)均贯通第一钳板(51)、第二钳板(52),并且所述的蜗杆(541)与齿盘(7)相十字啮合;所述的齿盘(7)位于第一钳板(51)与第二钳板(52)之间;
所述的U形支架模块构成:弓状工件(11)内凹中心位置处设有定位棒(15),在弓状工件(11)两端末分别设有橡胶滚轮组(13),在弓状工件(11)两末端位置分别上分别安装有送电棒(14);所述的定位棒(15)内含有电动气杆(151),在电动气杆(151)末端设有磁片(152);所述的送电棒(14)承插有触杆(141),触杆(141)与送电棒(14)之间抵触有弹簧座;
所述无人机主体(16)外壁上设有接电铜片(161)、磁感应区(162);并且所述的接电铜片(161)与触杆(141)的顶端相匹配;所述的磁感应区(162)与磁片(152)相匹配;
所述的无人机主体(16)内设有第一电路控制单元,所述的第一电路控制单元以磁感应区(162)作为信号收集端,以控制无人机主体(16)上的旋翼作出调整姿态;并且所述的电路控制单元还控制有无线信号模块、定位模块;所述的Y形支架(3)上设有第二电路控制单元,并且所述的第二电路控制单元同样联控有无线信号模块、定位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补能中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抱箍件(42)与第一弧形齿条(43)构成孔槽,在孔槽内穿入有螺杆(8),所述的螺杆(8)上设有螺杆凹槽(81),且螺杆凹槽(81)与咬齿(431)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补能中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2)内设有轴承,在轴承内置入固定有Y形支架(3)底部杆件;所述的三角支架(1)由三根互成120度夹角的杆件焊接构成,并且在焊接的中心点上开有圆槽;所述的圆槽内置入有轴承;所述的轴承上设有限位插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补能中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电棒(14)外联有电源输入;所述的无人机主体(16)选用的是同轴无人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应用于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机补能中继平台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
S1、首先将三角支架(1)放置在测绘无人机的工作区域;并且可选的三角支架(1)底部有固定装置的结构将其锁定;然后将Y形支架(3)的底部端插入于三角支架(1)中心位置的轴承内,以及安装好限位插销,使得Y形支架(3)能够在三角支架(1)上定位固定;
S2、然后调试各个电气配件的功能是否正常:
启动第一驱动电机(54)的正向转动,其正常的功能是通过蜗杆(541)能够驱动齿盘(7)的旋紧,而驱动齿盘(7)的旋紧则间接的表现为螺杆(8)由螺杆箱(4)往工件块(9)顶出,直观的显示则是镜像对称的弓状工件(11)相互靠拢;反之第一驱动电机(54)反向转动,则直观的显示是镜像对称的弓状工件(11)相互远离;
启动第二驱动电机(6)的正向转动,其正常的功能是通过螺纹杆(61)旋转能够使得第二钳板(52)上升,从而使得第一钳板(51)、第二钳板(52)之间距离缩短,达到夹持齿盘(7)的功能;第二驱动电机(6)的反向转动,则是第二钳板(52)下升,达到放松齿盘(7)的功能;
启动齿轮(44)内置的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正向或者反向转动,能够使得螺杆(8)在抱箍件(42)内小角度的转动,直观的表现在于工件块(9)在基座(17)上的一定角度倾斜;
启动定位棒(15)内的电动气杆(151),其能保证电动气杆(151)的杆件能够自由伸缩;
S3、将电源线由三角支架(1)底座穿入,再由三角支架(1)顶部穿出后接入送电棒(14)的接线柱上;在接入电源线的电源处于断路状态下,用手指按压触杆(141),其是否能够压入送电棒(14)本体内,并且放松后能够保证自由弹出;
S4、当同轴无人机在测绘工作中发出低电警报,其无人机主体(16)内设有第一电路控制单元,控制无线信号模块发出讯号寻找中继平台上的第二电路控制单元的定位信号;两者信号相互匹配,此时的无人机主体(16)控制旋翼往镜像布置的弓状工件(11)中间位置飞入,此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54)使得两个镜像布置所述的弓状工件(11)相互靠拢,在靠拢的过程中,通过橡胶滚轮组(13)将无人机主体(16)进行夹持,此时定位棒(15)的电动气杆(151)开始伸出,其电动气杆(151)顶端磁片(152)抵触于无人机主体(16)的外壁上;通过无人机主体(16)旋转,上下调位;使得磁片(152)与磁感应区(162)对应,此时送电棒(14)的触杆(141)正好与接电铜片(161)抵触位置正确,开始送电;
S5、测绘同轴无人机的起停辅助和锁定;
通过启动齿轮(44)内置的减速电机,控制螺杆(8)在抱箍件(42)的角度偏向控制,通过将两个镜像布置的弓状工件(11)呈一定角度的倾斜布置结构,使得在无人机主体(16)启停在中继平台过程中,当天气出现横风时的稳定提供协助;
启动第二驱动电机(6)使得第二钳板(52)与第一钳板(51)相互靠拢,从而夹持住齿盘(7);间接的表现在将工件块(9)的倾斜锁定,从而保证弓状工件(11)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未经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67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