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形缝防水结构及其防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0833.2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6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娜;杨金凤;陈捍华;刘海乐;陈艳强;戴葱葱;郭峰;王礼峰;肖玉超;许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龚利波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缝 防水 结构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及其防水处理方法。在变形缝防水结构中,金属止水带跨接至相邻管节之间,且横向穿过相邻管节之间的变形缝。金属止水带位于变形缝的靠近预制管片的一侧。注浆约束层位于变形缝的靠近管道内腔的一侧。注浆层位于金属止水带与注浆约束层之间。打压检测件由管道内腔延伸并连通至注浆层内,以向注浆层打压并检测注浆层的注浆填充效果。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在注浆层与管道内腔之间连通设置打压检测件,以在管道内腔由打压检测件向注浆层内打压,工作人员基于当前状态下实际所能达到的打压压力值来判断当前注浆层的注浆填充效果。由此,能够提升变形缝防水密封性判断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及其防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隧道在穿越地层变化处或者不良地质处往往会设置变形缝,以使区间隧道在变形缝处产生变形,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变形缝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目前,通常是在变形缝中布设注浆层,并在注浆层内注入注浆浆液,以实现变形缝的防水密封处理。现有技术中,在变形缝的注浆层内进行注浆处理后,无法判断注浆层的注浆填充效果,进而,会影响变形缝防水密封性判断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及其防水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变形缝的注浆层内进行注浆处理后,无法判断注浆层的注浆填充效果,影响变形缝防水密封性判断的准确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金属止水带、注浆层、注浆约束层及打压检测件,
其中,所述金属止水带跨接至相邻管节之间,且横向穿过所述相邻管节之间的变形缝,所述金属止水带位于所述变形缝的靠近预制管片的一侧,所述注浆约束层位于所述变形缝的靠近管道内腔的一侧,所述注浆层位于所述金属止水带与所述注浆约束层之间,所述打压检测件由所述管道内腔延伸并连通至所述注浆层内,以向所述注浆层打压并检测所述注浆层的注浆填充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变形缝防水结构,所述打压检测件包括打压环管、打压支管及排气支管,
其中,所述打压环管环向布设至所述注浆层,所述打压环管的侧壁与所述注浆层连通,所述打压支管的一端与所述打压环管连通,所述打压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管道内腔中,所述排气支管的一端与所述打压环管连通,所述排气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管道内腔中,且所述排气支管位于所述打压环管的顶部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变形缝防水结构,所述注浆层布设有至少一个注浆管,所述注浆管连通至所述注浆层与所述管道内腔之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变形缝防水结构,所述注浆层内的注浆浆液为微膨胀水泥浆液和/或丙烯酸盐浆液。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变形缝防水结构,所述变形缝防水结构还包括止水条及嵌缝承压层,所述止水条布设至所述注浆约束层的内侧,所述嵌缝承压层布设至所述止水条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变形缝防水结构,在所述变形缝中,所述金属止水带与所述预制管片之间还填充有沥青油麻,所述金属止水带包括紫铜止水带,所述注浆约束层的填充物包括闭孔泡沫板,所述止水条包括膨胀止水条,所述嵌缝承压层的填充物包括聚氨酯密封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变形缝防水结构的防水处理方法,包括:
S1:清除变形缝内原填充物,并布设注浆管、打压环管、打压支管及排气支管;
S2:在注浆约束层中填充闭孔泡沫板,在闭孔泡沫板的内侧填充膨胀止水条,在膨胀止水条的内侧填充聚氨酯密封胶;
S3:通过注浆管向注浆层注入注浆浆液;
S4:通过打压支管向打压环管内注水,以检测注浆层的注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0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