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闭式轨道装置及列车检修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96619.4 | 申请日: | 2022-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2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黎莎;王俊峰;刘广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25/10 | 分类号: | E01B25/10;E01B25/24;B61K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梁佳强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闭 轨道 装置 列车 检修 平台 | ||
本发明属于列车检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开闭式轨道装置及列车检修平台,开闭式轨道装置包括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均沿其宽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支撑梁架上,以使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能够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在闭合状态下,列车的转向架可移动地悬挂于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上;在打开状态下,列车的转向架能够在吊装设备的带动下通过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之间的间隙转运出。该开闭式轨道装置通过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使得转向架能够与轨道梁分离,并在吊装设备的带动下转运至指定位置,无需人力推动转向架移动至指定检修位置,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闭式轨道装置及列车检修平台。
背景技术
悬挂式单轨列车的轨道在列车上方,列车悬挂在轨道梁上运行。悬挂式单轨列车向上层空间发展,占地面积较小,能够解决城市道路拥堵的问题。
悬挂式单轨列车的转向架以及重要设备设置在车顶位置,日常检修维护以及更换转向架等设备均在车顶位置进行。目前,悬挂式单轨列车大修作业(更换转向架、车顶设备检修等)主要是检修人员爬上车顶,将转向架从车体上拆卸下来,拆卸下来的转向架仍然悬挂于轨道梁上,随后,人力推动转向架沿轨道梁移动到相应位置进行大修或组装作业。通过人力进行转向架的拆装大修作业,通常需3~4名检修人员配合作业才能完成,劳动强度大,耗时较长,作业效率低,而且人力推动转向架移动时,由于空间狭窄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闭式轨道装置及列车检修平台,无需人力推动转向架移动至指定检修位置,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安全隐患。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开闭式轨道装置,包括第一轨道梁和第二轨道梁;
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均被配置为沿其宽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支撑梁架上,以使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能够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闭合状态下,列车的转向架可移动地悬挂于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上;
在所述打开状态下,列车的转向架能够在吊装设备的带动下通过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之间的间隙转运出。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开闭式轨道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相对所述支撑梁架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旋转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梁架上;
同步带机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以及同步传送带,所述主动带轮同轴连接于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从动带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梁架上,所述同步传送带套设于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上,并与所述第一轨道梁或所述第二轨道梁连接。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开闭式轨道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均包括梁体和滑动架,所述滑动架设置于所述梁体的底部,所述滑动架与所述同步传送带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开闭式轨道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梁架上沿所述同步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设置有导轨,所述滑动架上于所述导轨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导轨滚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开闭式轨道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梁体通过所述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滑动架上,所述梁体负载时压缩所述弹性组件并落于所述支撑梁架上,所述梁体空载时能够在所述弹性组件的回弹力作用下与所述支撑梁架分离。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开闭式轨道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滑套,安装于所述滑动架上;
压簧,设置于所述滑套内,所述压簧的上端与所述梁体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6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