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季戊四醇缩甲醛大分子杂质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570540.4 | 申请日: | 2022-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6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国;叶陆仟;杨立方;李鸿雁;乔世朋;林立军;李小鹤;解田;郝东东;郑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峰瑞阳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31/24 | 分类号: | C07C31/24;C07C29/38;C07C29/74;C07C29/76;C07C29/8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24076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资***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季戊四醇缩 甲醛 大分子 杂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季戊四醇缩甲醛大分子杂质的方法,该方法依次经过缩合反应、吸附和催化分解这三个步骤,采用钠法间歇式生产季戊四醇,季戊四醇以甲醛、乙醛为原料在液碱催化下缩合反应,缩合反应中止用甲酸中和液碱终止反应,随后用甲酸调节PH至6左右,然后经过精馏、蒸发、结晶、分离、洗涤和干燥工序得到99级季戊四醇成品,本发明能够大幅降低产品中的季戊四醇缩甲醛等大分子杂质,实现季戊四醇与杂质的可靠分离,提高季戊四醇含量。通过缩合反应控制,利用物理吸附将缩合液中的季戊四醇缩甲醛含量由3.5%下降至2%;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季戊四醇缩甲醛及大分子含量降低至1%,所得98级季戊四醇含量提升至99%。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方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去除季戊四醇缩甲醛大分子杂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醛、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产季戊四醇,以氢氧化钠为原料的工艺为钠法工艺,在间歇缩合反应时,发生其他副反应产生杂质,除了副产物双季外,其中以季戊四醇缩甲醛量最多,以及其他大分子杂质。这些杂质均属于有机物,分离难度高,分离不彻底会影响产品质量。90级季戊四醇中季戊四醇缩甲醛含量达到8%,98级季戊四醇中季戊四醇缩甲醛含量达到1%。产生的杂质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常规生产中采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方法处理,但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方法处理存在酸的浓度要求高、水解温度高、水解时间长、水解不彻底和易腐蚀设备等问题。
依据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原理,先通过物理吸附,利用纤维素、活性炭、分子筛、氧化硅、氧化铝等物理吸附剂,去除部分杂质。再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提供游离的H+,利用化学吸附的原理,分解残留的季戊四醇缩甲醛等大分子杂质。采用这两种方式,不但降低了水解条件,而且不腐蚀设备。阳离子交换树脂采用酸再生,可以循环利用,但这种方法存在树脂价格高、易被污染和使用寿命相对较短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去除季戊四醇缩甲醛大分子杂质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季戊四醇缩甲醛大分子杂质的方法,该方法依次经过缩合反应、吸附和催化分解这三个步骤,采用钠法间歇式生产季戊四醇,季戊四醇以甲醛、乙醛为原料在液碱催化下缩合反应,缩合反应中止用甲酸中和液碱终止反应,随后用甲酸调节PH至5.8~6.2,然后经过精馏、蒸发、结晶、分离、洗涤和干燥工序得到99级季戊四醇成品,大幅降低产品中的季戊四醇缩甲醛大分子杂质;
步骤1、缩合反应:季戊四醇以甲醛、乙醛为原料在液碱催化下进行缩合反应,并进行高配比投料反应,控制反应终止温度低于42℃~45℃,有效减少季戊四醇缩甲醛的生成;
步骤2、吸附:反应后的缩合液在60℃~90℃的温度条件下经过吸附装置,吸附剂为物理吸附剂,用于去除部分季戊四醇缩甲醛;
步骤3、催化分解:经过吸附后的缩合液经过换热至90℃~130℃,停留时间2h~4h,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分解少量的缩甲醛。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缩合反应中止用甲酸中和液碱终止反应,随后用甲酸调节PH至5左右,步骤1缩合反应中,控制反应终止温度低于4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步骤2吸附中,通过缩合反应控制,缩合液在70℃~80℃温度条件下吸附0.5h~1h,利用物理吸附将缩合液中的缩醛含量由3.5%下降至2%。物理吸附剂为纤维素、活性炭、分子筛、氧化硅或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步骤3催化分解中,经过吸附后的缩合液经过换热至100℃~120℃温度条件下, 停留时间3h, 使缩甲醛及大分子含量降低至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峰瑞阳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赤峰瑞阳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05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