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主被动切换的踝泵康复训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2881.7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1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季建;徐春莺;陈家旺;徐浩;李贤海;徐颖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8 | 分类号: | A63B23/08;A63B21/00;A61H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杜敏芳 |
地址: | 316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切换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主被动切换的踝泵康复训练装置,应用在踝泵康复训练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主动训练机构,通过摆动组件和翻转组件的配合使用下,通过患者通过摆动组件带动翻转组件进行往复的翻转运动,使得患者踝关节可以屈伸,达到踝泵康复训练的效果,通过设置被动训练机构,通过切换组件和推动组件的配合使用下,可以为年纪较大和昏迷的患者进行踝泵康复训练运动,使得踝泵康复训练装置可以具有多种情况下的选择使用,降低了该踝泵康复训练装置的局限性,极大程度的提高患者踝泵康复训练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踝泵康复训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主被动切换的踝泵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踝泵康复训练的方法以及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其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将会面临多种使用情况,但不仅限于以下提出的一种,更具体的是,尤其为踝泵康复训练运动是指通过下肢肌肉收缩带动踝关节运动,使踝关节件屈伸运动,而常规踝泵康复训练装置主要通过患者主动的方式进行踝泵康复训练运动,而部分患者在昏迷或年纪较大的情况下,无法主动的进行踝泵康复训练运动,使得对患者踝泵康复训练运动造成一定的影响,极大程度延长了患者踝关节部位康复的时间。
结合上述问题切入点会发现,目前市场上的现有踝泵康复训练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很难去规避以上提出的问题,从而无法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主被动切换的踝泵康复训练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踝泵康复训练装置,其优点是通过设置主动训练机构,通过摆动组件和翻转组件的配合使用下,通过患者通过摆动组件带动翻转组件进行往复的翻转运动,使得患者踝关节可以屈伸,达到踝泵康复训练的效果,通过设置被动训练机构,通过切换组件和推动组件的配合使用下,可以为年纪较大和昏迷的患者进行踝泵康复训练运动,使得踝泵康复训练装置可以具有多种情况下的选择使用,降低了该踝泵康复训练装置的局限性,极大程度的提高患者踝泵康复训练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主被动切换的踝泵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壳体、座板和训练结构,所述座板栓接在壳体的顶部,所述训练结构包括主动训练机构和被动训练机构,所述主动训练机构包括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转动连接在壳体内部后侧的顶部,所述摆动组件的前侧传动连接有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转动连接在壳体内部前侧的顶部,所述翻转组件的两侧均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被动训练机构包括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分别套接在摆动组件和翻转组件的表面,所述切换组件分别与摆动组件插接和翻转组件栓接,所述切换组件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栓接在壳体的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主动训练机构,通过摆动组件和翻转组件的配合使用下,通过患者通过摆动组件带动翻转组件进行往复的翻转运动,使得患者踝关节可以屈伸,达到踝泵康复训练的效果,通过设置被动训练机构,通过切换组件和推动组件的配合使用下,可以为年纪较大和昏迷的患者进行踝泵康复训练运动,使得踝泵康复训练装置可以具有多种情况下的选择使用,降低了该踝泵康复训练装置的局限性,极大程度的提高患者踝泵康复训练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在壳体的内部,所述转杆的两侧均延伸至壳体的外侧,所述转杆表面的两侧均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远离转杆的一侧焊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部栓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表面的顶部套接有橡胶套,所述转杆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内部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一号连杆,所述一号连杆与翻转组件配合使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摆动组件,可使患者手握住两侧的橡胶套并带动推动杆往复摆动,可以通过连接套和固定套带动转杆在壳体的内部作弧形运动,同时通过固定杆和一号连杆的作用下,可以带动翻转组件进行一定角度的翻转运动,从而可以便于患者进行踝泵康复训练运动,加快患者踝关节的康复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2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