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贴包胶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57517.1 | 申请日: | 202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3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柏帆;陈立书;刘宏伟;郭登旺;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速博达(深圳)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包胶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贴包胶系统及其方法,属于电池的加工制造技术领域,该贴包胶系统通过设置折弯装置将吸胶头吸取的极耳胶向第一方向折弯,以使极耳胶的形状能够与折弯后的极耳相适配;通过设置第一支撑装置在吸胶头将极耳胶贴设于极耳的引出段时对该引出段进行支撑,通过设置第二支撑装置在吸胶头将极耳胶贴设于极耳的折弯段时对该折弯段进行支撑,能够保证在整个贴胶、包胶过程中极耳始终处于立着状态,不会被吸胶头挤压变形,极耳胶与极耳的每个面都精准贴合,不会产生褶皱,保证贴包胶质量;并且,也能够实现在一个工站完成对折弯后的极耳进行贴胶和包胶,减少设备的空间占用,无需人工参与,也进一步保障了贴胶包胶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的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包胶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池组装制程中,电芯极耳焊接后会对其进行折弯、贴胶和包胶,常规的工序是在贴胶、包胶后再对极耳进行折弯,该工序需要将贴胶、包胶分开不同工站进行,设备占用较多的工站空间。
对于极耳向上折弯后再贴胶、包胶这种特殊工艺,因极耳立着成90度状态,且极耳胶较软,容易产生变形,使用常规的贴胶、包胶机构难以满足对其所有面进行贴、包胶的工艺需求,特别是难以保证每个面都能贴合无褶皱,难以保证包胶质量。而现有的手动贴胶、包胶技术,需要人工参与,不仅难以保证贴、包胶质量,易产生褶皱,而且难以保证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包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贴胶、包胶机构难以满足对于极耳向上折弯后再贴胶、包胶这种特殊工艺的需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贴包胶系统的贴包胶方法。
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贴包胶系统,包括:
输送定位装置,所述输送定位装置用于输送并定位电池,所述电池的极耳包括相连接的引出段和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相对于所述引出段向第一方向折弯;
送胶装置,所述送胶装置用于提供极耳胶;
取放料装置,所述取放料装置包括吸胶头,所述吸胶头用于自所述送胶装置吸取所述极耳胶;
折弯装置,所述折弯装置用于向第一方向折弯所述吸胶头上的所述极耳胶,所述吸胶头还用于将折弯后的所述极耳胶贴设于所述极耳;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用于在所述吸胶头将所述极耳胶贴设于所述引出段时,在所述引出段背离所述吸胶头的一侧对所述引出段进行支撑;
所述第二支撑装置用于当所述吸胶头将所述极耳胶贴设于所述折弯段时,在所述折弯段背离所述吸胶头的一侧对所述折弯段进行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胶头包括:
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吸料端头,所述吸料端头与所述第一侧壁垂直相连,所述吸料端头设有用于吸取所述极耳胶的吸料口;
所述吸胶头的内部设有气道,所述气道连通所述吸料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设有吸气孔,所述吸气孔连通所述气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胶头还包括:
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围成所述气道;
压胶板,所述压胶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所述压胶板与所述第二侧壁间隔设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用于避让所述折弯段的避让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放料装置还包括:
机械手,所述机械手连接所述吸胶头,用以驱动所述吸胶头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速博达(深圳)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速博达(深圳)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7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溃性能优良的铝合金生产工艺
- 下一篇:变刚度侧限式岩土力学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