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同风险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50914.6 | 申请日: | 2022-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1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高恒源;杨敏;雷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得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18 | 分类号: | G06Q50/18;G06F40/295;G06F40/30;G06F16/35;G06N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五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90 | 代理人: | 祝丹晴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同 风险 检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同风险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一种合同风险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合同文本;合同文本包括多个段落;对合同文本进行命名实体识别,进而从合同文本中筛选出包含合同实体的段落;从包含合同实体的段落中提取合同实体信息;根据合同实体信息采用规则与深度学习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合同风险检测,得到合同风险点。本发明采用规则与深度学习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合同风险检测,具有深度学习模型的泛化能力以及规则的专业性,不仅提高了深度学习模型的检测速度,而且也提升了检测的准确度,降低了专家系统的成本,有效地提升了合同风险点的检测能力和效率,解决了合同风险检测速度慢、泛化性能不足、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险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合同风险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合同约定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法律效力,涉及合同当事人的利益。实际中,合同签署之后,往往会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合同未能成功履行,或者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而导致法律诉讼。因此,合同风险审查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合同的审查工作依赖经验,且会占据很多人力资源。随着深度学习等领域发展,智能合同审查模型能替代人力进行合同风险检测。然而合同的文本长度具有不确定性,导致一般的深度模型在长合同文本上进行推理计算所需的时间急剧上升,造成用户使用的感受不佳。一些使用专家系统的模型所需要的经验成本太高,并且模型的泛化能力不足,对于关键字稍作更改,就会导致合同风险检测失败。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合同风险检测速度慢、泛化性能不足、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合同风险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合同风险检测速度慢、泛化性能不足、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一种合同风险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合同文本;所述合同文本包括多个段落;对所述合同文本进行命名实体识别,进而从所述合同文本中筛选出包含合同实体的段落;从所述包含合同实体的段落中提取合同实体信息;根据所述合同实体信息采用规则与深度学习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合同风险检测,得到合同风险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一种合同风险检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合同文本;所述合同文本包括多个段落;实体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合同文本进行命名实体识别,进而从所述合同文本中筛选出包含合同实体的段落;信息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包含合同实体的段落中提取合同实体信息;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合同实体信息采用规则与深度学习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合同风险检测,得到合同风险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至少一条通信总线,其中,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通过通信总线读取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合同风险检测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合同风险检测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存储介质读取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合同风险检测方法。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规则与深度学习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合同风险检测,具有深度学习模型的泛化能力以及规则的专业性,不仅提高了深度学习模型的检测速度,而且也提升了检测的准确度,降低了专家系统的成本,有效地提升了合同风险点的检测能力和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合同风险检测速度慢、泛化性能不足、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得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得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0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安全帽实时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跨车联网系统的数据交换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