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系树脂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33763.3 | 申请日: | 202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8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松延广平;松山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学校法人福冈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00 | 分类号: | C08L23/00;C08L23/06;C08L23/12;C08J9/12;C08J5/18;H01M50/403;H01M50/4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树脂 多孔 质体 制造 方法 电池 隔板 装置 | ||
本公开为烯烃系树脂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通过在压力容器内将烯烃系树脂和溶剂混合来制作高分子溶液。形成二氧化碳的高压流体。调整高压流体的温度。通过在压力容器内将温度调整后的高压流体与高分子溶液混合来制作混合流体。通过冷却混合流体来引起混合流体的相分离。在相分离后,通过释放压力容器内的压力,溶剂和二氧化碳挥发。通过溶剂和二氧化碳挥发来形成烯烃系树脂多孔质体。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烯烃系树脂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电池用隔板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6-176061公开了一种聚乙烯制多孔质烧结体。
发明内容
各种烯烃系树脂多孔质体(以下可简记为“多孔质体”。)被制造出。要求根据多孔质体的用途来控制细孔结构。
在本公开中,公开能够控制细孔结构的烯烃系树脂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
以下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构成以及作用效果。但是,本说明书中的作用机理包含推定。作用机理不限定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1.烯烃系树脂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包含下述步骤(a)~(f)。
(a)通过在压力容器内将烯烃系树脂和溶剂混合来制作高分子溶液。
(b)形成二氧化碳的高压流体。
(c)调整上述高压流体的温度。
(d)通过在上述压力容器内将温度调整后的上述高压流体与上述高分子溶液混合来制作混合流体。
(e)通过冷却上述混合流体来引起上述混合流体的相分离。
(f)在上述相分离后,通过释放上述压力容器内的压力来使上述溶剂和二氧化碳挥发。
在上述步骤(f)中,通过上述溶剂和二氧化碳挥发来形成烯烃系树脂多孔质体。
通过将烯烃系树脂和溶剂混合,能够形成高分子溶液。将二氧化碳(CO2)的高压流体混合到高分子溶液中。由此,形成混合流体。在混合流体中,CO2是不良溶剂。通过冷却混合流体来引起相分离。在相分离后,通过CO2、溶剂挥发来形成多孔质体。细孔结构能够根据相分离的方式而变化。
根据本公开的新见解,能够通过高压流体(CO2)的温度来控制相分离的方式。认为是因为高压流体(CO2)与高分子溶液的亲和性(affinity)根据高压流体(CO2)的温度而变化。
2.上述烯烃系树脂多孔质体可以具有选自第1细孔结构、第2细孔结构和第3细孔结构之中的至少1种。
上述第1细孔结构通过粒子连结而形成。
上述第2细孔结构为三维网眼状。在上述第2细孔结构中,多个泡状气孔相互连通。
上述第3细孔结构为三维网眼状。在上述第3细孔结构中,多个泡状气孔相互独立。
在上述“1”的制造方法中,例如能够分别制造第1细孔结构~第3细孔结构。例如,第2细孔结构作为电池用隔板(separator)是有用的。再者,例如,也可以形成具有第1细孔结构和第2细孔结构这两者的多孔质体。例如,也可以形成具有第2细孔结构和第3细孔结构这两者的多孔质体。
3.上述步骤(c)可以包含:以使得上述相分离成为旋节线分解的方式调整上述高压流体的上述温度。
能够通过高压流体的温度来将相分离的方式控制为旋节线分解。认为能够通过旋节线分解来形成第2细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学校法人福冈工业大学,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学校法人福冈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337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