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模拟单元以及轨道车辆组吊装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8130.3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8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克;王伟;宾树平;施磊;晏祥兵;李振华;韦焕军;莫焱雨;金发旺;叶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8 | 分类号: | G01M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詹守琴 |
地址: | 41200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模拟 单元 以及 车辆 吊装 试验 方法 | ||
1.一种轨道模拟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本体,间隔设有至少两个观察孔,所述观察孔沿框架本体的高度方向贯通设置;
内轨,设于框架本体上;
外轨,设于框架本体上,与所述内轨等间距间隔分布,所述外轨高于所述内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模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包括框架梁和连接所述框架梁对角的斜撑;
所述内轨和所述外轨分别设于所述框架梁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梁体上;所述至少两个观察孔设于所述框架梁和/或所述斜撑上、且位于所述内轨和所述外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模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观察孔均设于所述斜撑上且沿所述斜撑的轴向间隔设置,且其中一个所述观察孔位于所述外轨和所述内轨的间距的中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模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还包括设于框架梁底面的底板;
所述框架梁上还设有吊耳,所述吊耳、所述内轨和所述外轨设于不同的梁体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模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外轨和所述框架梁的加强支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模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内轨的轴向两端的挡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模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折弯板和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与所述折弯板的两个折弯段均连接,所述折弯板与所述内轨连接。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模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轨包括沿所述外轨的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轨道段。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模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和所述外轨均为直线轨道,所述内轨和所述外轨相互平行。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模拟单元的轨道车辆组吊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设定的轨道曲线半径在试验场地上测绘出定位曲线,并标记出所述轨道车辆组的各个转向架对应的标定位置;
将与轨道车辆组的转向架数量相同的轨道模拟单元一一设置于标记出的所述标定位置;
将轨道车辆组设于轨道模拟单元上,并使轨道车辆组的转向架与内轨和外轨均贴合;
所述轨道车辆组起吊位于所述外轨外侧的钢轨以进行吊装试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车辆组吊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设定的轨道曲线半径在试验场地上测绘出定位曲线,具体包括,根据设定的轨道曲线半径测绘出对应的转向架中心曲线;根据所述转向架中心曲线和轨距分别测绘出所述内轨和所述外轨对应的内轨曲线和外轨曲线;根据所述观察孔与所述内轨/外轨的间距测绘出对应的观察曲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道车辆组吊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根据设定的轨道曲线半径在试验场地上测绘出定位曲线,具体还包括,在所述外轨曲线的外侧测绘出试验用的待吊装的钢轨的存放区500;
在所述轨道车辆组起吊位于外轨外侧的钢轨之前,所述轨道车辆组吊装试验方法还包括,将试验用的待吊装的钢轨置于所述存放区500。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组吊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出所述轨道车辆组的各个转向架对应的标定位置,具体包括,根据所述铁路车辆组的相邻两个转向架的中心距确定两个轨道模拟单元沿长度方向的中心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81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