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屋盖刚性预应力加载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7175.9 | 申请日: | 202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1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赖廷桂;陈荣建;史杰;王锦彬;郑科军;杨挺杰;吴志鸿;霍文营;鲍敏;张浩;李洋;黄志河;郭奕瀚;高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建海峡(厦门)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德化县城镇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市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唐进喜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儒***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屋盖 刚性 预应力 加载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钢屋盖刚性预应力加载施工方法,具体涉及建筑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预施工储备处理,包括确立安装位置及辅助处理;搭设预应力梁底部支撑架及钢屋盖模板。本发明通过三端测量处理,可于正反视角测量处理、左右侧视角测量处理与俯仰视角测量处理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数据测量,同时还可以通过初步测量处理、确认测量处理和复核测量处理三个不同步骤进行数据测量,进而得出精确的伸长值,尽量地避免了在使用传统测量法进行测量的情况下,进行伸长值校核时,因其测量值的数据规模较小,且具体测量数值规模小,存在数值缺失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屋盖刚性预应力加载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体育场馆在实际投入使用前,需要经过多种步骤施工建造,其中体育场馆中的钢屋盖结构,就需要通过对应的施工方法进行建造,而现有的施工方法需采用预应力施工处理;
而在进行预应力施工处理过程中现有的伸长值在实际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需要测量钢绞线的伸长值,施工方法多采用传统测量法进行测量,在使用传统测量法进行测量的情况下,进行伸长值校核时,因其测量值的数据规模较小,且具体测量数值规模小,存在数值缺失的问题,因此,存在校核误差,导致实际测量所得数据并不准确,得出的数据资料可信度较低,在后续施工的过程中,若使用该数据资料,则易导致张拉实际施加的张拉力出现误差,继而影响后续施工;
因此,亟需提出可解决上述问题的钢屋盖刚性预应力加载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钢屋盖刚性预应力加载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钢屋盖刚性预应力加载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施工储备处理,包括确立安装位置及辅助处理;
搭设预应力梁底部支撑架及钢屋盖模板;
混凝土浇筑处理;
张拉前处理,包括计算梁上钢绞线伸长值及需要施加的张拉力与三端测量处理;
预应力张拉处理,包括各项安装及退锚截断;
灌浆及封锚处理;
验收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预施工处理,在进行预施工处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立整体钢屋盖的安装位置,位置完成确认过后,便可进行辅助处理;
辅助处理,所述辅助处理是指对安装位置地面进行预压处理,完成预压处理后,安排验收人员进行实地验收工作,完成实地验收工作后,提前进行排水处理,在排水处理完成后,即可完成预施工处理及辅助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施工处理,可事先于施工场地进行排水及预压处理,方便后续直接进行搭建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搭设预应力梁底部支撑架与钢屋盖模板,在实际进行搭设工作时,首先需要按照实际高度对预应力梁底部支撑架进行搭建工作,搭建过程中,需要依照实际高度进行对应的数值计算工作,数值完成计算过后,再进行初步搭建处理,预应力梁在初步搭建完成后,需要安排验收人员进行实地验收及初步核验处理,确保预应力梁并无出现较大程度误差,验收完成后,即可开始模板搭建工作;
搭设钢屋盖模板,模板在实际进行搭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预应力孔道高度,并且焊接支架钢筋,支架钢筋完成焊接过后,再安装涡纹管,并将预应力钢筋穿束,同时,于涡纹管外部设置对应的泌水孔,所述泌水孔需设置两个,两个泌水孔分别位于涡纹管的外表面前端和后端,同时需在涡纹管外部安装螺旋筋,螺旋筋安装完毕后,需同步安装锚垫板,锚垫板安装完毕后,便可完成模板搭建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建海峡(厦门)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德化县城镇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市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建海峡(厦门)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德化县城镇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市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7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