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梁预留洞口定型化支模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01595.X | 申请日: | 2022-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8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朱张豪;孟宪松;倪明;李阳;陈天君;张余;陶桃;邱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5/00 | 分类号: | E04G15/00;E04G17/00;E04G2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何静 |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预留 洞口 定型 化支模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结构梁预留洞口定型化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作预留洞口定型化内模(1)以及支撑件;
步骤2:进行预留洞口附加钢筋设计;
步骤3:基于设计图纸以及附加钢筋设计,建立结构梁BIM模型,进行施工模拟分析,确保附加钢筋与定型化内模(1)不发生冲突,同时利用BIM模型选取结构梁钢筋部分特征点作为附加钢筋的定位参照点;
步骤4:参照设计图纸以及BIM模型进行结构梁钢筋以及附加钢筋的定位绑扎;
步骤5:进行结构梁支模,然后在预留洞口处放置塑料垫块(9)以及定型化内模(1),在确保定型化内模(1)位置满足要求,即预留洞口位置准确后,取出定型化内模(1);
步骤6:分层浇筑结构梁混凝土,当混凝土浇至预留洞口位置且振捣密实后,放入定型化内模(1),且保证定型化内模(1)两侧均露出结构梁侧模,并将支撑件固定于定型化内模(1)内部,随后继续浇筑结构梁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待混凝土成型以后,取出定型化内模(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梁预留洞口定型化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结构梁钢筋绑扎过程中、结构梁支模过程中、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放入定型化内模(1)后、结构梁成型后,均采用全站仪对预留洞口位置处进行多次测量,并实时与设计图纸中预留洞口位置及尺寸进行对比,保证预留洞口的位置及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梁预留洞口定型化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化内模(1)材料采用4mm厚的Q235钢管,定型化内模(1)外边界尺寸与预留洞口尺寸保持一致,定型化内模(1)宽度超出结构梁设计宽度及结构梁支模后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梁预留洞口定型化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支撑钢管(2),支撑钢管(2)两端均焊接有一块钢板(3),钢板(3)上均开设有螺栓孔洞,支撑钢管(2)通过螺栓固定在定型化内模(1)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梁预留洞口定型化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附加钢筋设计如下:
在预留洞口处增设四根D20钢筋作为附加吊筋(4);
在预留洞口上部以及下部增设补强纵筋(5),其中,预留洞口上部补强纵筋(5)的尺寸及型号与结构梁梁顶纵筋相同,预留洞口下部补强纵筋(5)的尺寸及型号与结构梁梁底纵筋相同;
在预留洞口上部以及下部分别增设洞口上箍筋(6)、洞口下箍筋(7),其中,洞口上箍筋(6)、洞口下箍筋(7)的直径均比结构梁箍筋直径大2mm,间距均为100mm,且肢数均与结构梁箍筋相同;
在预留洞口侧边增设洞边箍筋(8),洞边箍筋(8)的直径比结构梁箍筋直径大2mm,间距为50mm,肢数与结构梁箍筋相同。
6.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梁预留洞口定型化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过程为:
参照设计图纸以及BIM模型,首先进行结构梁钢筋的定位及绑扎,然后以绑扎完成的结构梁钢筋为依据,定位附加钢筋并完成绑扎,随后放入定型化内模(1),在确保定型化内模(1)位置满足要求,即预留洞口位置准确后,取出定型化内模(1)。
7.根据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梁预留洞口定型化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垫块(9)顶部平整,底部设置有凹槽,塑料垫块(9)通过底部凹槽扣接安装在预留洞口下方钢筋上,定型化内模(1)放置在塑料垫块(9)顶部;塑料垫块(9)一方面用于避免定型化内模(1)在后续混凝土浇筑时与钢筋接触造成预留洞口处混凝土保护层不满足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塑料垫块(9)的尺寸设计能够调整定型化内模(1)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15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电站标杆阵列的选取方法
- 下一篇:自锁式滤膜封装结构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