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花生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AhALS-G1709T的引物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01061.7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9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四龙;许贤;王鸿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河北知亦可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段力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花生 咪唑 酮类 除草剂 基因 ahals g1709t 引物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花生育种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检测花生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AhALS‑G1709T的引物与应用,所述CAPS分子标记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所述CAPS分子标记引物应用于花生育种时,可以鉴定花生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AhALS‑G1709T以及鉴定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花生品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有效筛选花生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品种以及现有筛选技术效率低、准确性差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生育种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检测花生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AhALS-G1709T的引物与应用。
背景技术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满足人类食用植物油需求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我国,花生是食用植物油的第二大来源,是总产量最大的油料作物,其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已跃居大宗农作物前列。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加快发展,花生生产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轻简化方向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田间杂草危害一直是困扰花生生产的技术难题,花生田杂草危害期长、防控难度大,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实现我国花生高产、高质、高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除草剂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防治杂草的关键技术,而且随着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提高对其依赖程度在不断增加。然而,花生上可供选择的安全、适用的除草剂种类有限,尤其是对花生安全的防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更为稀缺,用药不当往往会对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而且,目前生产上一些推广种植的花生品种对除草剂较为敏感,在轮作条件下上茬作物除草剂残留也会对茬口花生造成药害。因而,培育具有除草剂抗性的花生品种是防治花生田杂草危害的经济、有效途径。
咪唑乙烟酸是一种咪唑啉酮类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芽前及早期苗后除草剂,由于其活性高、用量低、杀草谱宽、选择性强,广泛用于花生等豆科作物田,能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咪唑乙烟酸除草的作用机理是以杂草体内的乙酰乳酸合成酶(ALS酶)为作用靶标,除草剂能与ALS酶形成复合物阻断底物进入酶活性位点通路,抑制ALS的活性,使支链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的合成受阻,导致植物死亡。由于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作用靶标单一,在持续的除草剂选择压力下,诱导杂草体内基因表达发生变异或者基因突变,导致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降低,而产生抗药性杂草。据不完全统计,自1987年有抗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杂草的报道以来,至目前大约已有167种杂草对其产生了抗性。
抗性机制研究表明,植物ALS基因保守区发生错义突变会导致酶结构或空间构象发生变化,降低对除草剂的亲和力,进而产生抗性。所以,作物对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抗性则来自ALS编码基因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变异而导致酶的结构变化。至今,已报道ALS抗除草剂位点主要有8个氨基酸残基:包括Ala122,Pro197,Ala205,Asp376,Arg377,Trp574和Ser653。不同的氨基酸位点突变还会产生对多种除草剂的交互抗性,并显示出抗除草剂水平的差异。目前,主要通过培育抗除草剂作物来解决抗性杂草的危害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10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虾蟹壳为原料提取甲壳素的方法
- 下一篇:中子-伽马探测器和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