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耐热剂、耐高温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495286.6 申请日: 2022-11-26
公开(公告)号: CN116003878A 公开(公告)日: 2023-04-25
发明(设计)人: 詹学贵;张红岩;卢杭;陈京;胡盛;刘洋洋;沃雪亮;冯远豪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K5/55 分类号: C08K5/55;C08K3/22;C08K13/02;C08L83/07
代理公司: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代理人: 赵增侠
地址: 311600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复合 耐热 耐高温 硅橡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硅橡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复合耐热剂,所述复合耐热剂用于耐350℃高温的硅橡胶,所述复合耐热剂以质量分数计,由15‑40%氧化铈、50%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胶、5‑30%二氧化钛、3‑19%氧化锆、1‑10%GW耐热助剂组成。本发明的复合耐热剂可用于提高硅橡胶在350℃高温条件下的耐高温性能,使得硅橡胶仍具有良好的弹性及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橡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耐热剂、耐高温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橡胶是主链为Si-O-Si键、侧链由有机基团构成的半有机半无机的高分子材料。硅橡胶未进行硫化时为高分子量的线型聚硅氧烷,硫化后为网状弹性体,该特殊结构赋予硅橡胶耐高温、耐低温、高透气性及耐候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汽车、生活厨卫及航空等领域。

硅橡胶的主链中Si-O键能为444kJ/mol,而常用有机聚合物的主链C-C键能为356kJ/mol、C-O键能为339kJ/mol,较高的Si-O键能赋予硅橡胶材料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在260℃以下可长期使用,但超过300℃后硅橡胶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尤其当温度达到350℃时,硅橡胶易脆化断裂,因此,在需要耐350℃及以上高温环境的厨卫、航空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例如蒸烤一体机密封圈的应用就受到了限制。为了拓宽硅橡胶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范围,需要进一步提高硅橡胶的耐高温性、避免发生热老化。

硅橡胶的热老化现象有两种:一种是硅橡胶主链断裂生成环硅氧烷或低聚物使得硬度下降,另一种是侧链甲基被氧化,交联点增加使得硬度上升。目前改善硅橡胶的耐热或高温性主要5种途径:(1)改变主链或侧链结构,主链中可引入环二硅氮烷基、亚苯基及碳十硼烷基等耐热的大体积链段,侧链中引入苯基等基团;(2)消除硅羟基,可用三甲基硅基封端消除硅橡胶端硅羟基,降低端羟基解扣式反应,使用六甲基二硅氮烷减少硅橡胶和白炭黑表面硅羟基;(3)体系内加入金属氧化物,例如SnO2、CeO2、Fe2O3等或金属氧化物复配,可阻止侧链甲基被氧化而提高耐热性能;(4)加入耐热助剂,如引入苯基硅树脂,会抑制主链发生解扣式降解;(5)其它方法,例如双马来酞亚胺氧化后的正离子可抑制侧链甲基的氧化。

专利CN111073057B采用纳米氢氧化锆、纳米氧化钇和六苯基环三硅氮烷搭配来提高耐热性能,但老化后硅橡胶质量损失较大。专利CN113278290A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氧化铝、氧化纳米氧化铁、氧化镧及氧化铈等混合作为耐热剂,可在300℃*(7-10)h内保持一定的力学及耐老化性能,但并未提及350℃及以上温度的耐老化性能。专利CN109401330A添加含苯基的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经过350℃*24h老化后的拉伸强度达到4.6MPa,伸长率为102%,虽然苯基硅橡胶耐高温性能较好,但是其易粘辊筒、价格昂贵及产量有限,限制了其应用。专利CN111909525A加入耐油助剂二苯基硅二醇、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油和改性氧化铁等提高耐老化性能,经过315℃*24h老化后的拉伸强度保持率为63.2%及伸长率保持率为52.7%,但是并未提及350℃及以上温度条件下的老化性能。专利CN109867965A采用硼系耐热剂,研究了硅橡胶在高温下的老化情况,但硅橡胶质量损失量较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首先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耐热剂,其可用于提高硅橡胶在350℃高温条件下的耐高温性能,使得硅橡胶仍具有良好的弹性及力学性能。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如下:

一种复合耐热剂,用于耐350℃高温的硅橡胶,所述复合耐热剂以质量分数计,由15-40%氧化铈、50%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炼胶、5-30%二氧化钛、3-19%氧化锆、1-10%GW耐热助剂组成;

其中,所述GW耐热助剂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5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