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稀土纳米材料免疫标记技术联合细胞形态学技术准确诊断白血病细胞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3993.1 | 申请日: | 202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0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陈璐;周山勇;钟瑜;马恩;李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43;G01N33/533;G01N1/3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稀土 纳米 材料 免疫 标记 技术 联合 细胞 形态学 准确 诊断 白血病 工艺 | ||
1.一种基于稀土纳米材料免疫标记技术联合细胞形态学技术准确诊断白血病细胞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免疫荧光探针为CD抗体偶联的三价镱离子和三价铒离子掺杂四氟钇钠上转换纳米颗粒,通过抗原-抗体识别能用于白血病细胞特异性免疫荧光成像,协同瑞氏/瑞-姬氏染色后的白血病细胞形态明场成像,能实现相同视野下骨髓涂片白血病细胞的准确诊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稀土纳米材料免疫标记技术联合细胞形态学技术准确诊断白血病细胞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与修饰:在通氮气情况下,将含有Y3+的无机盐,Yb3+的无机盐,Er3+的无机盐和氟化氢钠在油酸和十八烯中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得到纳米材料NaYF4:Yb3+,Er3+ UCNPs;所述纳米材料为晶体,晶格间距为0.52 nm,纳米颗粒尺寸为20~30 nm;所述纳米材料经过盐酸酸洗和聚丙烯酸修饰后得纳米材料混悬液、备用;(2)免疫荧光探针的制备与偶联:使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加入步骤(1)得到的纳米材料混悬液,室温下混匀,加入适量抗体,继续室温下混匀,离心除去未结合抗体,得沉淀物,将沉淀物加入纯水中,超声后离心,制得纳米材料-CD38抗体偶联物,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所得免疫荧光探针溶解于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缓冲液,于4℃冰箱中储存备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稀土纳米材料免疫标记技术联合细胞形态学技术准确诊断白血病细胞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免疫荧光探针标记白血病细胞的方法,其具体操作如下:(1)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生长至培养瓶的70~80%,观察其生长状态良好时,收集其细胞悬浮液,离心后用磷酸盐缓冲液(PBS)重悬细胞,用PBS配置细胞浓度为5×105/mL;(2)取适量的免疫荧光探针加入细胞混悬液中,于室温孵育30分钟;(3)孵育完毕后,通过1000 rpm离心力将标记后的细胞沉淀,未与细胞偶联的探针仍留在上清液中,移除上清液;加入PBS清洗细胞3次以除去未偶联的探针,得到免疫荧光探针-细胞偶联物;(4)取100 μL所述的免疫荧光探针-细胞偶联物,与900 μL PBS混匀后滴加到离心制片机或甩片机的沉降槽中,通过离心力将细胞移至粘附型玻片上,玻片于室温下晾干备用。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稀土纳米材料免疫标记技术联合细胞形态学技术准确诊断白血病细胞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瑞氏/瑞-姬氏染液染色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滴加瑞氏/瑞姬染液于粘附玻片上,充分覆盖细胞分布区域5~10秒,滴加磷酸盐缓冲液为瑞氏/瑞姬氏染液量1~3倍,将瑞氏/瑞姬氏染液和缓冲液充分混匀,室温下染色20~40分钟,然后用流水进行冲洗,晾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未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39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