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安装防坠落绳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70052.6 | 申请日: | 202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9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梁俊熙;王柱民;叶芦平;何文浩;王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输变电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A62B1/16;A62B1/18;B64U101/57 |
代理公司: | 东莞领航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5 | 代理人: | 罗崇保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安装 坠落 绳索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安装防坠落绳索装置,涉及绳索装置技术领域,该无人机安装防坠落绳索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挂钩,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底板;一种无人机安装防坠落绳索装置,通过夹持结构的设置,在无人机本体与挂钩进行夹持过程中,有利于实现夹持臂的方向调节,更好的实现挂钩的夹持牵引,通过锁紧结构的设置,在挂钩进行悬挂完成后进行锁死,进而避免挂钩在悬挂过程中出现掉落的现象,提高挂钩的稳定性,通过防坠落结构的设置,在保险衣进行高速降落过程中,可将穿有保险衣的工作人员停留在绳索上端,在人员进行使用过程中,起到防坠落效果,保证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绳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安装防坠落绳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超特高压电网的大力发展,供电可靠性的提高,人均维护线路公里数的不断加大,作业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大,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因缺陷造成线路停电不仅仅经济损失巨大,且有很大的政治影响。超特高压线路具有高电压、强电场、铁塔高、档距大、部件机械荷载大、金具及绝缘子等部件结构大重量大等特点,随之带来一系列作业困难;
现有对电力铁塔进行作业时,一人先将绳索通过爬梯爬到电力铁塔顶部,通过挂钩进行悬挂,将绳索放下,后续人员在通过绳索与保险衣进行攀爬,在第一人进行攀爬过程中没有保护措施,安全性较低,同时挂钩在使用过程中无法保证稳定性,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安装防坠落绳索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安装防坠落绳索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人机安装防坠落绳索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挂钩,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夹持结构,所述挂钩的外侧安装有锁紧结构,所述挂钩的底部安装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一侧设置有保险衣,所述绳索和保险衣的连接处设置有防坠落结构;
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座一,所述连接座一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座二,所述伺服电机二的底部设置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外侧安装有伺服电机三,所述伺服电机三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外侧设置有齿牙,所述连接臂的外侧设置有夹持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轴和连接臂之间通过螺栓形成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和齿牙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臂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分布,两组所述连接臂外侧的齿牙之间相啮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二和伺服电机三均与外部控制模块之间为信号连接,且均与无人机本体中的供电模块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夹持臂和辅助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结构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电池一和控制电路板一,所述控制电路板一的外侧设置有盖板一,所述盖板一与外部控制模块之间为信号连接,所述挂钩的一侧设置有锁紧架,所述锁紧架和挂钩的连接处设置有活动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架和挂钩的外侧均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一,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的两端与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活动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上端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绳索为可塑结构,所述保险衣的外侧安装有若干组安全绑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坠落结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开设有直径大于绳索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开设有十字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电池二和控制电路板二,所述控制电路板二的底部设置有盖板二,所述十字槽的内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二,所述电动伸缩杆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牵引圈,所述牵引圈的内圈直径大于绳索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输变电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莞市输变电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70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藻提取液肉松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稻田温室气体减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