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火灾原因分析判断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66903.X | 申请日: | 2022-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2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媛;邵丹;唐贤文;李向峰;陈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火灾 原因 分析 判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火灾原因分析判断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问询;读取和收集事故车辆车载电池管理系统(BMS)数据及远程监控数据;现场勘验;综合分析,确定起火点及起火原因。其中,现场勘验包括了车周环境勘验、汽车外观勘验、汽车内部系统勘验、电池包拆解勘验和电芯拆解勘验。汽车内部系统勘验又涵盖了对动力机舱、乘员舱、后尾箱、车辆底部的勘验方法。本发明对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现场取证调查的全流程做了系统、专业的阐述,并对物证取样对象、鉴定方向及方法以及火灾原因的判定方法和依据均做了详细指导,操作过程细致,贴近实际;同时不存在仿真模拟、数据库建立等技术壁垒,对于新能源汽车火灾原因分析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火灾原因分析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占有率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呈增长趋势。新能源汽车火灾不仅直接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打击了消费者对涉事品牌乃至新能源汽车的信心,更严重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新能源汽车结构复杂、涉及的专业领域多、火灾现场车辆破坏严重且燃烧痕迹复杂,因此,新能源汽车火灾原因的分析判断相比传统汽车火灾要复杂得多。研发一套系统、专业的火灾原因分析判断方法对于帮助事故调查人员梳理并建立证据链,揭示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升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原因调查效能和行车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火灾原因分析判断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新能源汽车火灾原因分析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问询
询问车辆使用人员和乘坐人员、事故现场人员,掌握以下情况:事故发生前车内有无人员吸烟、人员离开车辆的时间、车辆起火时间、起火时车辆所处的状态(主要包括:碰撞、泡水、充电、静置、行驶中)、是否有相关视频或照片等对后续分析判断起火原因有帮助的线索、信息,尤其是能反映车辆起火过程的监控视频;
S2:收集和读取事故车辆车载电池管理系统(BMS)数据及远程监控数据
在事故车辆经销商或生厂商等专业人员的协助下,收集并读取车载电池管理系统(BMS)数据(若BMS数据卡被烧毁,导致数据无法读取,则放弃收集BMS数据);通过新能源汽车后台数据管理和监控平台方(例如新能源汽车远程监控平台)读取和收集事故车辆的远程监控数据。
所述的远程监控数据至少为事故车辆事故前3个月内的数据。
所述车载电池管理系统(BMS)数据及远程监控数据,至少应包含电池包的总电压、总电流、最高温度值、绝缘电阻,每个单体的电压,各温度监测点的温度值,车辆行车数据以及车辆故障、报警信息等。
S3:事故现场勘验
(1)车周环境勘验
检查事故车辆周围是否存在燃料容器和可疑足迹,同时收集车辆周围3米范围内因燃烧产生的飞溅物、喷射物等;
(2)汽车外观勘验
检查车身上出现的异常痕迹,并拍照取证;
所述的拍照包括针对车辆整体外观的多角度拍照和针对异常痕迹的拍照。其中针对车辆整体外观的多角度拍照,优选车辆正前、车辆左前45°、车辆左侧、车辆左后45°、车辆正后方、车辆右后45°、车辆右侧和车辆右前45°。
所述的异常痕迹,主要包括车身变形、车漆脱落、变色、车窗玻璃脱落情况、车胎燃烧损毁情况、是否存在被撬开锁痕迹、是否存在多个起火点同时起火燃烧时所形成的火灾蔓延方向杂乱无序痕、轰燃痕、爆燃痕、一次性进入猛烈燃烧阶段痕和易燃液体流淌状烧痕等一切可能反映事故起因及火势蔓延趋势的相关痕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未经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669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