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频超声内镜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60896.2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3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兴;佘剑男;周果;吴伟文;白晓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英美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温宏梅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六联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频 超声 控制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频超声内镜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所述的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扫描指令时,获取所述扫描指令对应的扫描模式;基于所述扫描模式确定采集通道,并通过所述采集通道进行数据采集以得到超声数据;根据所述超声数据生成超声图像。本申请采用双频超声内镜进行超声扫描,并且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扫描指令自动确定所采用的采集通道,即自动确定所采用的超声探头的采集频率,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更换扫描所需的超声探头以及对超声探头进行配置,这样可以简化超声内镜的操作步骤,给操作人员带来方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频超声内镜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内镜用于对管道壁各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壁各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对确定胃肠道粘膜下病变的性质以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现有超声内镜可以支持不同频率的探头(如12MHz\20MHz),以利用各超声频率的优势确定病变的性质以及确定治疗方案。然而,在利用支持不同频率的超声内镜进行超声扫描时,需要操作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对探头的频率进行选择并手动切换,操作过程繁琐,给操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不便。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频超声内镜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频超声内镜的控制方法,所述双频超声内镜装配有两组超声换能器,两组超声换能器与两个采集通道一一对应;所述的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扫描指令时,获取所述扫描指令对应的扫描模式,其中,所述扫描模式包括单通道扫描或双通道扫描;
基于所述扫描模式确定采集通道,并通过所述采集通道进行数据采集以得到超声数据;
根据所述超声数据生成超声图像。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扫描模式确定采集通道,并通过所述采集通道进行数据采集以得到超声数据具体包括:
当所述扫描模式为双通道扫描时,控制两个采集通道同步进行数据采集以得到超声数据;
当所述扫描模式为单通道扫描时,获取所述扫描指令对应的采集频率,并控制所述采集频率对应的采集通道进行数据采集,以得到超声数据。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扫描模式为单通道扫描时,接收采集频率的切换指令,其中,所述切换指令携带有目标采集频率;
将采集通道切换至所述目标采集频率对应的采集通道,并通过切换后的采集通道进行数据采集,以得到超声数据。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超声数据生成超声图像具体为:
通过FPGA对所述超声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超声数据传输给GPU;
通过所述GPU将预处理后的超声数据生成超声图像。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FPGA对所述超声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超声数据传输给GPU具体为:
当所述扫描模式为双通道扫描时,通过FPGA对所述超声数据所包括的双频率超声数据进行同步预处理;
将预处理后的超声数据中相同采集时刻的两个数据帧进行组包,并将组包后的超声数据传输给GPU。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将组包后的超声数据传输给GPU具体包括:
当所述扫描模式为双通道扫描时,通过FPGA将组包后的超声数据传输至CP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英美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英美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60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