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安全操作系统的数据智能监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459666.4 | 申请日: | 2022-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3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尹家亮;张友卫;徐尧尧;陈耀峰;常嘉民;徐婷婷;薛孝婷;胡霞;吴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德赛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46;G06Q10/04;G06Q10/06;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佰腾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9 | 代理人: | 郭林 |
| 地址: | 210043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安全 操作系统 数据 智能 监控 系统 | ||
1.一种基于安全操作系统的数据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操作数据采集模块、烟气处理分析模块、用电需求分析模块、用电偏差分析模块、发电方案生成模块、烟气处理结果预测模块及发电设备管理模块,
所述操作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历史数据中不同发电设备在各个时间点分别对应发电功率,对不同发电设备进行编号,默认各个发电设备的规格相同;
所述烟气处理分析模块获取历史数据中每个发电设备保持发电功率P不变的情况下,运行第一单位时间t2产生的烟气,经过烟气处理设备处理后的尾部烟气中的含硫量,记为AP,分析尾部烟气中的含硫量与发电设备中发电功率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一单位时间t2为数据库中预置的常数;
所述用电需求分析模块获取历史数据中电厂供电量对应的供电用户数量在每个时间区间内的变化率及每个供电用户的用电量,分析供电用户数量变化率与时间区间之间的关系,得到第一关系结果,进而根据第一关系结果预测基于当前时间所属时间区间的下一个时间区间内电厂的发电需求量,每个时间区间对应的时长等于第二单位时长t3,所述第二单位时长t3为数据库中预置的常数;
所述用电偏差分析模块根据用电需求分析模块得到的基于当前时间所属时间区间的下一个时间区间内电厂的发电需求量预测值,结合历史数据中不同时间区间内的用电需求量预测值及相应的电厂供电量,预测基于当前时间所属时间区间的下一个时间区间内电厂的发电需求量偏差值,并对基于当前时间所属时间区间的下一个时间区间内电厂的发电需求量进行校准,得到第一校准结果JZD;
所述发电方案生成模块获取第一校准结果JZD及发电设备的总个数n1,并生成发电总量为第一校准结果的不同发电方案;
所述烟气处理结果预测模块根据尾部烟气中的含硫量与发电设备中发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分别计算发电方案生成模块得到的每个发电方案对应的总含硫量,并选取总含硫量最小的发电方案作为最佳发电方案;
所述发电设备管理模块按照最佳发电方案对发电设备进行管理,对各个设备的发电功率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安全操作系统的数据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处理分析模块分析尾部烟气中的含硫量与发电设备中发电功率之间关系的过程中,获取历史数据中发电设备的发电功率P及相应的AP,构建含硫关系数据对(P,AP),
所述烟气处理分析模块获取P为不同值的情况下各个含硫关系数据对,并分别将获取的各个含硫关系数据对在以o为原点、以发电功率为x轴且以尾部烟气中含硫量为y轴构建的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相应的坐标点上进行标注,
所述烟气处理分析模块通过MATLAB以数据库中预置的第一函数模型为参照,对第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各个标注点进行拟合,并将与各个标注点距离之和最小的拟合曲线记为最终拟合结果,将最终拟合结果对应的函数记为G(x),且a1≤x≤a2,a1表示发电设备的预置的最小发电功率,a2表示发电设备预置的最大发电功率,
G(x)为尾部烟气中的含硫量与发电设备中发电功率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
所述数据库中预置的第一函数模型为,其中,b1为第一系数,b2为第二系数,b3为第三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德赛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德赛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96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