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438632.7 | 申请日: | 2022-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53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魏蓓;黄鹏;季国鹏;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晶硕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1/31;G01N21/5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萍;罗建民 |
| 地址: | 8315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甘***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判断 固体 硅橡胶 透光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气相二氧化硅粉末与水混合,配制成预设固体含量的标准悬浮液,测得标准悬浮液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2)以气相二氧化硅粉末为原料制成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测得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3)得到标准悬浮液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与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两者之间的关系;4)测得高温固体硅橡胶样品对应的待测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悬浮液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求得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品对应的待测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悬浮液的透光率,根据待测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悬浮液的透光率判断其对应的待测高温固体硅橡胶样品的透光率。该方法既方便快捷,又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透光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硅橡胶具有出色的耐极端温度、隔热、绝缘、防潮、防污染性能。其具有高惰性,在航空、航天、国防、机械制造、建筑装饰、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硅橡胶因其生物相容性,低变应原性的特点,适合婴儿护理产品和一般食品接触。但是,随着硅橡胶的应用不断扩展,固体硅胶的低透明度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市场亟需研究一种高品质透明固体硅胶,以提高其透明度来解决实际应用中透明度偏低的问题。
胶体透明度是评价硅橡胶重要的指标之一。高透明硅胶是指透明度非常高的硅胶,这类硅胶不但具有硅橡胶的耐高温耐老化的优点,还具备易加工高透明的优点,因而在光学特别是LED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制高透明度、高折光率、优良耐紫外老化和热老化能力的有机硅封装材料并实现产业化对LED软灯条的研制和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透明度好的特点,在一些对视觉审美要求高的场合应用比较广泛。制得高强度、高透光率的胶,首先要选择对胶的补强作用大且透光度高的气相二氧化硅。现有技术中,制得的透明硅橡胶还存在透明度不是很高的缺陷,而透明度的高低与原料有很大关系,固体硅胶透明度不高会影响使用效果,以高比表面积的气相二氧化硅作为填料,使得胶料的透明性得以进一步的提高。目前,市场上的透明高温硅橡胶(HTV)、液体硅橡胶(LSR)都用气相二氧化硅作补强剂和触变剂,所以外观实际上呈透明状,占据透明胶的主要市场。
气相法二氧化硅是极其重要的高科技超微细无机新材料之一,由于其粒径小,表面吸附力强,表面能大,化学纯度高,分散性能好,以其优异的稳定性、补强性、增稠性和触变性,在众多学科及领域内独具特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固体胶透光率大小,用于表征胶片透明程度的指标。所以固胶透明代表的是外观现象,透光率是量化固胶外观透明的程度,定义为光透过固胶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率,直接影响到的是视觉效果,特别应用在显示设备的触摸屏上,固胶透光率越好,视觉效果越好。
当前,为了验证其透光率,检测硅橡胶透明度的方法是将成品做出来之后再去检测其透明度,这种方法存在问题包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制得硅橡胶,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且不能实时反映硅橡胶的透明度变化。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对此种透明度检测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既方便快捷,又能节约成本。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判断固体硅橡胶的透光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气相二氧化硅粉末与水混合,配制成预设固体含量的标准悬浮液,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悬浮液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
2)以气相二氧化硅粉末为原料制成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
3)将标准悬浮液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与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进行对照,得到标准悬浮液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与标准高温固体硅橡胶的可见光波段吸光度两者之间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晶硕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晶硕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86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